商議結束後,李建成馬不停蹄地趕回東宮,開始了緊張的籌錢工作。然而,東宮竭儘全力,也僅僅籌集到了五十萬貫。
由於資金缺口巨大,李建成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李元吉。在李元吉萬般不舍的目光中,他終於從齊王府那裡籌到了三十萬貫。
剩下的二十萬貫,李建成隻能四處奔走,向依附於他的大臣們求援。這些大臣們雖然心中不願,但為了討好李建成,也隻能紛紛慷慨解囊。
在這幾天裡,東宮門前無數馬車來回奔走,一輛輛裝滿銀錢的馬車,源源不斷地駛向崔府。
......
秦王府中,李世民正與他的幾位幕僚商議此事。
“你們覺得崔景舟和太子之間到底是什麼情況?聽說太子不僅把東宮搬空了,還帶人搬空了齊王府。最近,他更是頻頻向朝中大臣和太子府的屬官借錢。甚至有傳聞說,清河崔氏已經站在了太子那邊。”李世民眉頭微皺,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
他心中暗自思忖,難不成崔景舟此時已被太子拉攏,甚至將他們出賣了?
“殿下,依我之見,崔氏少主並未被太子拉攏。他此前造訪秦王府時,對銀錢之事隻字未提。由此觀之,銀錢似乎並非他的目的。”
“五姓七望底蘊深厚,每年的收入未必遜於我大唐的稅收,且曆經數百年沉澱,其家底之豐厚難以估量。他們的銅錢或許都多到無處可埋了。”杜如晦拱手向李世民說出自己的見解。
然而,一旁的長孫無忌卻不太認同杜如晦的觀點,他皺著眉頭說道:“話雖如此,但誰又會嫌錢多呢?五姓七望底蘊深厚不假,但他們對產業的經營也是分毫不讓。若他們真的不在乎錢,何必還經營那些產業?”長孫無忌覺得還是應當小心為上,以免被人算計。
房玄齡則靜靜地站在一旁,沒有發表意見。
李世民聽了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的話,目光投向房玄齡,問道:“玄齡,你有何看法?”
“殿下,既然陛下未曾召見您,就說明太子尚不知道我們的計劃。若崔公子真將我們的謀劃告知太子,此刻秦王府恐怕早已被禁軍包圍了。”房玄齡向李世民拱了拱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李世民聽了並未表態,他接著問道:“那你們覺得崔景舟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這位崔氏少主,絕非凡夫俗子。自從他上次登門拜訪秦王府,我便感覺他是個有勇有謀的年輕人。然而,經過殿下與他的交談,我又覺得此人深藏不露,且其心誌堅定,不會因區區小利而改變自己的想法。此等人物,若能結交自是甚好;若不能,也萬不可得罪。若真的得罪了,應當果斷出手,將其除掉,以絕後患。”杜如晦回答道,說到最後,他的眼中閃過一絲狠戾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