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大人物(求收藏、追讀和各種票)(2 / 2)

劉韜頓時便知曉了,這位大人物是誰了。

果然,很快劉韜就見到了前來五機部的那個男人,此時霍英東五十多歲還不到六十歲,身材並不高大,相反顯得有些消瘦,但是他的雙眼卻炯炯有神,身上有著一種強大的氣場。

就是這個男人,有一顆敢於冒險的心,也有超遠的眼光,早早地進行站隊、堅定著立場。

50年代初,麵臨著巨大風險,他冒著生命危險把貨物先從香江運輸到奧城,再從奧城轉到大陸,在這個過程中他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甚至連大領導都忍不住讚揚他:“那個時候支持我們,是患難之交!”

當然了,霍英東也不是沒有代價,那就是在香江多次受到阻擾,比如蟾宮大廈被停電半年作為懲罰,受到各種敵意。

而他卻立場都沒有改變,在1964年受邀參加建國15周年大典,為了緩解大陸的糧食壓力,霍英東背著大大的行囊輾轉了幾十個小時抵達京城,那一年領導親自接見他。

返回香江,他遭到全麵‘歧視’,他中標的地收回不賣,旗下的星光行最後被迫賣給英資地產公司,但拿到手的隻有一張欠條。

可是就是這樣,他立場也沒有改變,從幾年前,為了恢複華夏在各項國際體育組織中應有的地位,霍英東到各種國際賽事奔走相告,不遺餘力。凡是大大小小的國際比賽,他都帶頭捐錢,為華夏體育出錢出力。改革開放剛剛提出,外商投資大陸的先例是零,霍英東積極參與,成了第一個投資內地的港澳商人,這種身先士卒的貢獻,絕對是難能可貴的。

傑出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愛國人士、黨的親密戰友,這就是他去世後的曆史評價!

對於這樣偉大的人,劉韜都覺得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顯得渺小。

此次霍英東前來京城,來到五機部,自然是因為之前的那筆生意。

雖然生意並不算大,但是也是屬於開拓。

“這位小兄弟是?”霍英東看著年輕得過分的劉韜,有些意外。

王保國笑著介紹劉韜,霍英東聞言震驚不已,不想劉韜年紀輕輕,竟然已經是世界級槍械設計師,而且還是副廳級乾部,對於內地頗有了解的他,自然知曉這是多麼不容易。

霍英東讚歎道:“祖國大地多英俊,劉韜同誌英雄出少年,我相信以後祖國會發展越來越好。”

“霍先生謬讚了,不敢當,不敢當。”劉韜謙遜地說道。

霍英東愈加地欣賞劉韜。

再想想自己的大兒子,比劉韜大了,到現在都還一事無成,哪怕娶了港姐為妻,在外麵依舊還在玩。

此時劉韜心中卻是因為見到霍英東,心中有著種種想法。

隻是這些想法還得跟領導溝通溝通,得到允許後才能實施。

不然的話這麼大的事,他不經請示就做了,上麵的板子打下來,他可受不了。

霍英東則是對劉韜很好奇,不由得與劉韜多聊了幾句,越聊越是欣賞。

特彆是劉韜對於華夏的未來充滿的樂觀,以及展現出來的眼見,更是讓霍英東另眼相待。

至少他見過的香江年輕一代,沒有一個在這方麵比得上劉韜的。

當聊到香江未來時,劉韜充滿著肯定、堅定,至於理由是現在部隊人數超過600萬,有著兩彈,沒有誰會為了香江跟華夏魚死網破。

這更讓霍英東堅定內心,因為他也認為,這是大勢所趨,英國佬根本阻擋不了。

話糙理不糙,這個世界終歸是拳頭說話的,誰的拳頭大,誰的話就有道理。

二戰之後,英國再也不是那個日不落帝國,不斷地走下坡路,甚至連蘇伊士運河的控製權都被逼著讓出去。

這樣的英國,又怎麼可能萬裡迢迢地來到香江拚命呢,再說了拚命也拚不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