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五軸加工中心(2 / 2)

頓時,五軸加工中心便開始加工工作了。

屏幕上,可以看到加工麵,以及相應的坐標、數據。

劉韜進行講解著。

當葉片加工好後取出,劉韜取出鈦合金葉片,謝進等人不由得驚歎起來。

這效率,遠超九級工的精雕細琢。

一一進行講解,回答謝進等人的問題,劉韜說道:“接下來伱們生產坦克發動機葉片,這方麵就交給你們了。”

“五軸加工中心的資料,後麵會給你們。”

這些人,身份都是進行保密的,可沒有那麼容易出國,更不容易被間諜接近。

參與數控機床方麵的研究,每一個都是精挑細選的,而且簽署了保密協議。

哪怕以後他們離開盤山機械廠,往往都會有警衛跟著。

“廠長,我有個問題,這芯片是進口的,還是我們自己生產的?”謝進問道。

“國產的。”劉韜微笑道,“這是我們盤山機械廠自己生產的,技術我們都有。”

數控機床的芯片,是劉韜命名為‘龍芯1’芯片,性能和68000芯片一樣,68000芯片是摩托羅拉公司推出來的,是CISC結構,1979年推出後用於最早的蘋果計算機等設備上,其具有32位內部寄存器,但隻能在16位數據總線上傳送數據,處理器能訪問16M內存,是IBM Ptel 8088的16倍。

劉韜有更先進的芯片,性能遠超‘龍芯1’芯片。

但是他沒有拿出來,因為芯片性能太先進,太過於駭人聽聞,太匪夷所思了。

就是‘龍芯1’芯片,也因為製造工藝達不到,材料不符合,國產的很多控製元件比如傳感器沒法跟國際上一流的比,雖然造出來,但是合格率很低,造價相當的高。

現在盤山機械廠生產的‘龍芯1號’,都才堪堪滿足自身使用。

而這樣的‘龍芯1’芯片作為數控係統的核心處理器,短時間是夠用了。

等到以後‘龍芯1’芯片工藝成熟,各方麵都提升,可以大批量生產,到時候便可以拿出‘龍芯2’芯片。

謝進心中驚歎不已,沒想到盤山機械廠的技術比他想象的都來得高。

對於芯片發展,謝進也是有所了解的,畢竟機械與自動化往往與半導體分不開。

自從1956年半導體技術被列入國家重要的科學技術項目,華夏便開始了漫長的半導體全民攻堅戰,1960年華科院半導體和冀省半導體所正式成立,更是標誌著華夏半導體工業體係初步建立。

隻是在全世界各國都在積蓄力量發展科技,華夏在這場科技戰爭打響前時期,卻顯現出無力感,集成電路等先進技術在國際社會的施壓之下,讓華夏斷了與國際技術交流。再者就是十年特殊時期,也嚴重破壞了半導體行業,那時候街上浮現的是甚是誇張的標語:街邊隨便的一個老太太在弄堂裡拉一個爐子都能做出半導體。

技術更迭速度是非常的迅速,華夏至此已經開始落後。

等到改革開放拉開序幕,華夏半導體遠遠落後於世界。

可是他沒有想到,處於深山老林中的盤山機械廠,竟然研製出世界一流水平的芯片,這簡直是匪夷所思。

雖然來到盤山機械廠也有一個多月時間,但是謝進卻感覺,盤山機械廠仿佛籠罩著一層迷霧,顯得神秘莫測。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