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戰車搞定了,劉韜也開始考慮下一款武器的研製方向。
槍械方麵,差不多夠用了,暫時不怎麼需要。
反坦克導彈,這次也隨著步兵戰車,順便被他搞定了。
搞出來的81式反坦克導彈乃是一種管式發射、光學瞄準、紅外自動跟蹤、有線製導的反坦克導彈係統,可以車載也可以機載,射程4.5公裡,靜破甲厚度1030毫米、動破甲厚度300毫米。
“那接下來,研製的就選擇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劉韜略微沉吟了一下,便有了目標。
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可以在81式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底盤可以直接采用81式輕型坦克的底盤,發動機都可以不需要變。
當然了,這可不是說將105坦克炮換做122毫米榴彈炮便可以了。
兩者的差彆還是很大的。
這一次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研製的時間,可比81式步兵戰車要長得多。
足足搞了好幾天功夫,劉韜終於搞定了81式122mm自行榴彈炮。
其實華夏也有自己的自行榴彈炮,師從蘇聯的我軍訓練大綱同樣繼承了蘇聯的大炮兵主義,加上患有嚴重的‘火力不足恐懼症’,我軍十分重視炮兵部隊的建設。50年代的時候便從蘇聯引進了少量ISU-152自行火炮,伴隨著我軍裝甲兵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炮兵部隊裝備的牽引式火炮在裝甲集群的鋼鐵洪流中顯得越來越不和諧,而早期引進的蘇聯自行火炮則因技術老舊不堪大用,因此60年代末便決定研製122毫米履帶自行榴彈炮。
這就有了現在的70式自行火炮!
70式自行火炮從外形來看特征非常明顯,就是在裝甲輸送車底盤後部安裝了1門敞開式結構的122毫米榴彈炮,該炮的總體結構保持了63-1式裝甲輸送車的特色,該車的裝甲車體、動力室、傳動室、駕駛室和副駕駛室以及車長位置,與63-1式裝甲車彆無二致。
至於主要武器係統,則是1門國產的54-2式122毫米榴彈炮。
70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重量15.3噸,最大公路速度56公裡/時,最大行程450公裡,最大爬坡25度,最大射程11.8千米,彈藥儲備炮彈40發!
而實際上,70式122毫米自行榴彈從誕生便落後了,根本沒法和世界一流的自行榴彈炮相比。
劉韜搞出來的這輛8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則不同,戰鬥全重26噸,乘員4+1,裝備著650匹馬力的柴油發動機,最大速度達到了75公裡/小時,最大行程550千米,輔助武器是12.7毫米重機槍,采用新型122毫米榴彈炮,其內彈道性能先進,最小射程可以達到5.5公裡,最大射程則是達到22公裡,配備著自動裝彈機,最大射速為6~8發,最大攜彈量45發,可進行360度方向射界,左右各設置煙幕彈發射裝置8具。
“看來得專門準備一個廠生產發動機!”劉韜暗自嘀咕著。
這款8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絕對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機動力強,榴彈炮威力大。
但是同樣的,劉韜忽然發現,可能得專門搞一個生產發動機廠,因為發動機的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
隨著不同類型裝甲車研製出來,不同類型的柴油發動機數量正在暴增著。
原本他還在想著,全部放在256廠生產,現在一看可能256廠都不一定生產得過來。
還好其他工廠設計的時候,生產車間便有所考慮,改造空間大,用於生產發動機或者這些裝甲車,問題不大。
“係統,解析81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劉韜默念。
頓時隻見眼角處的虛擬麵板,出現了一張張設計圖紙。
回到家中,劉韜將這些設計資料上傳到電腦,然後打印了五套設計資料,成立了一個團隊,專門研究吃透這些圖紙。
劉韜安排好後,離開了盤山機械廠,開啟自己每個月一次的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