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重建西南聯大?(2 / 2)

盤山集團的影響力,可是比雲省大得多。

在整個西南,或者說在全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教育改革,這是國家在做的事,也是在鼓勵做的事,之前鵬城大學建立,國家便給予巨大的支持,我們重新建立‘西南聯大’,我想這也是國家想要看到的。”劉韜笑了笑說道:“西南地區,也應該有一所真正一流的大學!”

在這方麵,劉韜還是很有信心的。

他也不需要國家投錢,隻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便可以了。

他相信若是西南聯大若是能夠建立,那麼近水樓台先得月,位於盤山集團總部附近,很多資源西南聯大都可以享受得到。

劉韜說道:“過幾天我會返京一趟,到時候親自去見領導,跟領導說這事。”

說實在的,他覺得當初西南聯大停止辦學是挺可惜的,雖然西南聯大前後隻存在八年時間,但是其‘內樹學術自由之規模,外來民主堡壘之稱號’,保存了抗戰時期的重要科研力量,培養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優秀人才,為華夏和世界的發展進步作出了傑出貢獻。

甚至他願意稱‘西南聯大’是華夏大學的魂!

‘西南聯大’那種救亡圖存、民族的凝聚力體現,那是以國家興亡為己任,這種精神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京城,四合院。

聽鳥屋,劉韜正在埋頭寫著。

朱淋端著一杯茶進來。

“還沒有寫好?”朱淋有些好奇。

劉韜在寫的這本書,已經寫了有兩個來月了。

“終於完成了!”劉韜停下鋼筆,露出了笑容。

在香江大學做了個‘未來屬於華夏’的演講後,劉韜深有感觸,決定寫一本書。

每天空餘的時間,劉韜便提筆寫著,前前後後用了兩個多月時間,終於將這本書給寫完了。

全書共有七個篇章,共四十餘萬字。

第一個篇章的標題是華夏在世界曆史中的地位,第二個篇章的標題是西方文明的興起與中華文明的衰落,第三個篇章的標題是華夏在兩次世界大戰的貢獻,第四個篇章的標題是冷戰之思考與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第五個篇章的標題是當代華夏與世界的差距,第六個篇章是世界發達國家之隱患,第七個篇章的標題是未來屬於華夏。

這一本書他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還開了超視野,可以說具有非常大的學術價值。

特彆是在第六個篇章世界發達國家之隱患,劉韜詳細分析了美國、蘇聯、日本、英國、法國等主要發達國家存在的問題,並對裡麵作出了一些預判。

在歐共體、歐盟、歐洲一體化這方麵,他就做出了預測,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都不會願意看到歐洲一體化實現,而如果歐洲隻存在歐盟這一階段,那麼沒有歐洲的軍隊,沒有歐洲的獨立性,將會深受美國影響,對此進行了種種分析。

而對於蘇聯,劉韜也分析了蘇聯存在的各種問題,這裡麵就包括蘇聯在思想方麵的動搖,他做出了大膽預測,那就是如果在思想方麵出現混亂、動搖,不是外麵擊敗蘇聯,而是蘇聯內部分崩離析。

對於美國,劉韜在書中也進行全麵的隱患分析,比如人工成本高,導致美國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沒有競爭力,麵對日本工業的進攻,美國工業潰不成軍,以及還有移民等種種問題,這裡麵他提出一個重大隱患,那就是美國建國兩百餘年,卻始終未能完成美國民族的建構,不曾回答:什麼是美國人!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