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華夏要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消息很快傳遍海內外。
國內紛紛進行期盼著,每個華夏人都有一個航天夢,在這個時代,見識了華夏與歐美的巨大差距,很多華夏人都很不自信,甚至是迷茫。
而載人航天,無疑是一個重新凝聚民心、提振國民自信心之舉。
海外那是各種冷嘲熱諷。
對於蘇聯、美國而言,他們早早就實現載人航天了,他們知道要實現載人航天是多麼困難,以華夏現在的技術,根本就不可能實現載人航天,更不要說建立空間站。
航天領域投入有多大,蘇聯、美國再清楚不過。
不過他們也樂意看到華夏將資金投在航天方麵,這可以放緩華夏的發展速度。
而歐洲、日本等國,那媒體更是冷嘲熱諷,各種嘲笑著。
要知道,哪怕現在日本是第二大經濟體,也不敢奢望載人航天。而歐洲,那可是傳統的西方列強,他們在航天方麵能夠拿得出手的屈指可數。
他們根本就不看好華夏的載人航天工程。
開什麼玩笑,華夏要是實現載人航天,那豈不是說華夏超過了他們,成為世界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實現載人航天,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
而不管外界怎麼反應,‘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載人航天工程’兩個巨大的航天工程,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
組建技術團隊,建設地麵相匹配工程。
比如‘北鬥衛星導航係統’工程地麵要建立1個主控站、3個數據注入站和5個監測站。
這些都得立馬進行建設。
為了南方的戰事,劉韜在昆市修建臨時的主控站,讓太空上的3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可以在戰場上進行使用。
雖然三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有大有小,但是卻可以初步構成區域導航係統。
精確度甚至可以達到10米!
而‘載人航天工程’的配套工程就更多了,要建立航天員訓練中心,要建立更先進的地麵監測站、海上監測船,要研製更大運力的運載火箭。
當然這裡麵,還有研製載人飛船。
載人飛船在實現真正的載人航天之前,得進行一係列測試,起碼得建造三四艘航天飛船,等到確定可以將生物安全的從太空帶回地麵,才會真正的進行載人航天。
不管是‘北鬥導航衛星係統’工程還是‘載人航天工程’,都是屬於國家級彆重點工程,說是舉國之力都不為過。
資金是一方麵,技術團隊是另外一方麵。
航天技術,從來就不是有錢就可以搞得了。
比如中東的產油國,沙特、科威特等都很有錢,但是他們有錢卻搞不來航天,因為他們缺乏航天相關的技術人員,以及航天工業!
盤山集團可以解決‘北鬥導航衛星係統’工程的資金問題,但是解決不了相應技術團隊問題。
而這方麵,就需要國家協調組織人才。
還有這主控站,肯定是建立在京城,這方麵現在就得立馬進行建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