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高中低配電子偵察船(2 / 2)

現在羊城造船廠還談不上是華夏造船能力最強的造船廠,但是卻是最大的造船廠。

也許用不了幾年,羊城造船廠將會超越大連造船廠,成為華夏造船能力最強的造船廠。

隨後,劉韜便安排下去了,開始讓羊城造船廠籌備建造816型電子偵察船首船。

劉韜則是開始處理兩件事,一件事便是華夏西南兵器工業集團總公司改製為華夏南方兵器工業集團總公司,開始著手整合南方其他兵器工業係統的大型兵工廠。

另外一件事,便是整合馬尾造船廠。

馬尾造船廠位於榕城轄區內的馬尾港,瀕臨閩江,是19世紀中末葉華夏主要的幾個造船廠之一,當時正是在滿清政府的重臣李鴻章與左宗棠所帶領的洋務運動下建設而成。

在馬尾造船廠建成後,在此後三十多年裡為滿清王朝造出了40艘艦船,占當時國內總量70%,組建了第一支海軍艦隊——八福建海軍,並為北洋、南洋兩支水師配備了大量艦船和將領。

1911年辛亥革命風起雲湧,動蕩的時局下,造船事業已無人關心,馬尾造船廠一度淪為賣廢鐵度日。至1949年,又一個30多年裡,隨著政權的更替,馬尾造船廠一直在打爛-修複-再打爛的圈子裡輪回。

1950年,當解放軍開進馬尾時,船廠已是滿目荒涼,雜草叢生,隻有一座輪機車間的破廠房和積滿淤泥的船塢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經有過‘遠東第一船廠’的輝煌。

那時候用了整整4年時間,靠工人的雙手從地下挖出了幾百萬塊磚頭和幾十噸的廢鋼鐵,並清除了丟在原船塢荒草地上的幾顆沒有爆炸的炮彈。

老工人周德成說:“光我們揀的磚頭,就蓋起了4座共70間職工宿舍和3排36間辦公室。”

劉韜和趙國平來到馬尾造船廠的時候,看到的卻是蕭條。

因為閩省是處於戰爭一線,不適合大型軍工企業,馬尾造船廠這裡河道淤泥堆積,想要在這裡再建馬尾造船廠,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劉韜略微皺了皺眉頭,現在馬尾造船廠頂多能夠造5000噸的貨船,再大就很難了。

而且河道淤泥堆積,這意味著想要通行更大的船隻,得重新疏浚河道,疏浚一條滿足航運的航道。

按照他預估,恐怕再怎麼疏浚,也就隻能滿足三四萬噸船隻。

這意味著,重新疏浚河道,投入重資,能夠建造三四萬噸的船就是天花板。

雖然三四萬噸的船舶已經也是屬於大船的,可是劉韜的心很大,顯然這無法填滿他的胃口。

十萬噸的巨輪、二十萬噸的巨輪甚至是三十萬噸的巨輪,才是他的追求。

劉韜心中暗自歎了口氣,原本他還以為馬尾造船廠會有很好的底子,現在看來和當初的羊城造船廠差不多,都是相當於重頭開始。

想要再搞一個像現在羊城造船廠的,那麼投資將會比之前羊城造船廠的投資都要大了不少。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