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震驚的馬總師(2 / 2)

據劉韜所知,馬鳳山的身體並不好。

這一點從現在馬鳳山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雖然馬鳳山還不到六十歲,但是頭發已經白了,臉色也並不好。

“二位首長,我知道我的身體並不好,但是運十是我這輩子最大的遺憾,隻要能夠重啟運十項目,就是拚了命,死在研製的路上我也願意,如果運十還未研製成功我就死了,我隻希望等到運十研製成功,我的家人可以在祭拜我的時候,告訴我這個消息,我就心滿意足。”馬鳳山堅定地說道。

劉韜點了點頭。

“這一次運十項目重啟,我們盤山集團將會提供二百億人民幣專項資金,其中五十億是研發資金,一百五十億用於形成配套係統。”劉韜緩緩地說道。

“真的?真的有二百億人民幣專項資金?”馬鳳山眼睛一亮,忍不住激動問道。

要知道,運十從項目開始到下馬,總共也就花了5.8億人民幣。

雖然當時的錢更值錢,可哪怕考慮通貨膨脹,二百億人民幣專項資金依舊超乎馬鳳山的想象。

哪怕其中研發資金隻是占了四分之一,但是也有五十億人民幣。

運十項目落馬,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因為資金不夠,申請的1.68億人民幣資金沒有得到批準,使得運十飛機沒有資金再飛下去,進行更多的測試。

“嗯,二百億人民幣專項資金,一分不會少!”劉韜點點頭道,“不過在進行運十項目的同時,也要展開支線飛機的研製,我們華夏需要乾線飛機,也需要支線飛機。”

運十飛機按照經濟艙布置是178座,混合級布置124座,最大起飛重量是110噸,最大巡航速度974公裡/時,實用升限高達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裡。

這是屬於乾線飛機。

但是劉韜也知道,要一下子攻克下來,特彆是要形成配套,這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想同步啟動支線飛機的研製,支線飛機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旅客機,主要用於大城市與中小城市之間的旅客運輸。支線航空是60年代才開始興起的,但發展速度很快,特彆是美國1978年對民航運輸業采取‘放鬆管製’政策以後,發展更加迅速。

劉韜希望通過支線飛機的研製,鍛煉出一批技術團隊,同時進行配套企業的扶持,構建供應鏈。

相比起運十這樣的大飛機,支線客機就要顯得容易不少。

而且從某種意義而言,運-7、運-8改造的客機,其實就是屬於支線飛機。

隻是運-7在劉韜看來太落伍了,最大起飛重量24噸,最大商載5.5噸,巡航速度420公裡/時,滿載航程614公裡/時(5噸),滿油航程隻有1976公裡(3噸),實用升限隻有8500米,載客量也就六十人左右。

而且和運-8改成的客機一樣,噪聲不是一樣的大。

雖然從1984年開始投入使用,媒體報道時總是稱其為華夏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客機,但是劉韜覺得這麼稱呼總是有些不合適。

那隻是沒辦法的事而已。

華夏的天空,需要一款從根本上就立足於客機基礎上研製的飛機。

“明白,首長!”馬鳳山說道。

隨後便是商談到具體的,比如地點選擇,比如工業鏈的摸底、構建、升級。

這裡麵盤山集團不會掌控全部,但是像總裝機廠、航空發動機廠等核心關鍵廠,必然得掌控在手裡。

雖然說都是國企,一切歸根到底是屬於國家的,但是終究還是有所不同,該是屬於自己的利益,那就得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