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波斯經過戰爭前期的措手不及,很快就穩住陣線,然後通過幾次反攻,將伊拉克軍隊趕出波斯國土,並將戰火燒到伊拉克境內。
這導致了伊拉克石油產量甚至不足100萬桶。
產量大降,油價又低,這讓兩伊戰爭打了八年後,兩國不僅原來的外彙儲備都消耗得一乾二淨,還欠了幾百億美元外債。
當時伊拉克僅僅欠科威特的就超過一百億美元。
薩大姆對於科威特在兩伊戰爭時期增產石油導致油價大降懷恨在心,又想要賴掉欠科威特的上百億美元,以及將科威特變成伊拉克的一個行省,從而讓伊拉克擁有更多的石油,增大石油話語權。因此,薩大姆悍然發動了對科威特的入侵。
而這就導致了海灣戰爭。
可以說,有了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才有美國發動海灣戰爭。
現在情況完全不同。
伊拉克的外彙儲備是不如“兩伊戰爭”爆發前,但是依舊很多,而且還沒有欠下外債。
薩大姆還會不會入侵科威特,那就不一定了。
可以說,曆史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這也讓劉韜看曆史已經不能按照記憶中的。
當然,薩大姆會不會腦筋一抽,悍然發動戰爭入侵科威特,那也說不定。
至於波斯,因為阿巴丹港和霍梅尼港還在,沒有遭到轟炸,甚至石油管道和油井也沒有遭到破壞,石油產量和煉化石油能力並沒有下降,也就需要中間商,但是石油收入並沒有低於戰前,甚至於目前波斯隻欠美國一些外債。
“兩伊戰爭”,更多的是人員傷亡,裝備損失,以及子彈炮彈消耗。
思緒萬千,劉韜已經有些看不清未來,未來好似籠罩著一層迷霧。
這個世界,已經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華夏!
華夏一定會繼續快速發展,華夏一定會變得更強。
劉韜隨後將思緒回歸,將目光放在牆壁上的那張圖。
滬深高鐵,由滬杭高鐵、杭甬高鐵、福甬高鐵、福廈高鐵、廈深高鐵構成,起點魔都虹橋站,終點鵬城北站,全線1622公裡。
因為有著閩省境內大量丘陵地區,要建造大量的橋隧,造價就顯得比較高。
1622公裡的高鐵,總造價高達700億人民幣,相當於‘京九高鐵’總造價。而每公裡造價高達4316萬人民幣,也創下華夏鐵路最新記錄。
這麼高造價很驚人,但是劉韜知道,越到後麵修建費用越高。
甚至20年後,每公裡造價都超過一億人民幣了。
越早修建,投入的成本就越小。
當然越早,也越缺乏資金。
不過這就當做一份禮物,作為送彆之禮。
劉韜拿起電話,撥通鐵道部電話。
劉韜和李森茂通電話,讓他們可以進行測繪、地質鑽探以及設計工作。
畢竟測繪、地質鑽探工作和設計工作也得花不少時間,這些可以都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