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說太激動,那也沒有。
對於任何一個有家國情懷的華夏科學家,恐怕這個諾貝爾獎,估計都比不上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等國家層次最高獎項。
就像錢學森,他形容自己一生最激動的時刻,毫無疑問都是自身與國家融為一體的時候。
科學無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籍的!
當然,此次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可以猜到背後的博弈。
華夏需要這一個諾貝爾獎,因為這可以激發國民自信心,也意味著華夏科研水平正在與國際接軌。
有時候劉韜是搞不懂,擁有屬於自己的工業體係、有著‘兩彈一星’的國家的國民,竟然會沒有自信心,這簡直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當然對於評委會是以‘發現新的超導材料’作為貢獻頒發給自己諾貝爾獎,劉韜還是有些意外。
說實在的,他公開發表的論文中,‘發現新的超導材料’並非是最重要的成果,而且這個成果還是他1981年發表的。
這個成果當然也是屬於諾貝爾獎級彆成果。
超導應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提高進入超導態的臨界溫度。如果都要冷卻到液氦的溫度,成本就太高了。但是,從發現超導電性以來,經過70年的努力,超導轉變溫度提高了不到20K。當時劉韜獨辟蹊徑,不是去探索傳統的超導體,而是從金屬氧化物陶瓷中找到了高溫超導體。他發現La-Ba-Cu-0係統中存在著臨界溫度高達35K的超導電性。
劉韜發表論文後,各國聞風而動,競相製造和測試各種樣品,掀起了一個超導研究熱潮。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裡,超導體的轉變溫度提高到液氮溫區(以液氮代替液氦可以使製冷費用減少到幾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開始轉變的溫度提高到100K以上。
這對於促進超導材料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
但是與之相當的成果還有不少,甚至還有的成果比之更重要。
隻是對此,他也就笑了笑。
相對論是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果是相對論和量子理論,但是當初頒發給他諾貝爾獎,卻是以他對現物理方麵的貢獻,特彆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這個緣由。
僅僅過了兩天,又一個驚喜來臨了。
劉韜與約翰·B·古迪納夫、斯坦利·惠廷厄姆三人獲得了本屆諾貝爾化學獎,卻是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方麵的研究貢獻。
鋰離子電池的問世,可以說是在人類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的重大發明。
將鋰用於電池的技術是1976年由當時美國石油公司的技術人員惠廷厄姆提出。那時的結構為正極材料使用二硫化鈦,負極材料使用鋰。然而二硫化鈦與鋰組合的電池無法作為二次電池穩定的工作。因此鋰電池作為釣魚用的浮標電池和一次性相機的閃光燈電源等不能充電的一次電池實用化。
到了1980年,研究鋰電池的古迪納夫提出了用鈷酸鋰作為正極材料,同年劉韜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鈷酸鋰正極與碳基材料負極的組合方式。
鋰離子電廠在劉韜的推動下發展很快,這些年的手機、筆記本電腦等個人設備所用的鋰離子電池上市發售。
采用鋰離子電池的原因在於因設備本體小型化,所需電壓下降,原本需要5.5V現在隻需3V。由此與使用三節隻能輸出1.25V電壓的鎳鎘電池相比,使用一節能輸出3V以上電壓的鋰離子電池效率更好。
到了現在,鋰離子電池應用越來越廣泛,也越來越受市場青睞。
此次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他們三個,三人又代表華夏、美國、英國,可謂是三國麵子都照顧到。
而這也代表著,劉韜創下了一個記錄,他成了諾貝爾獎成立以來,首位在同一屆諾貝爾獎上同時獲得兩項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