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毫無疑問,是歐洲吸取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意圖謀求歐洲一體化,一步步實現政治、經濟、軍事一體化。
現在歐洲共同體已經到了要簽署《歐洲聯盟條約》,從而在歐洲共同體的基礎上再往上邁出一大步,演化為歐洲聯盟,即歐盟。
歐盟,與歐洲共同體不同,這已經是歐洲經濟、政治共同體了,到了這一步,區域性整合進一步增強,歐盟的統一貨幣推出便隻剩下時間問題。
而現在,阿拉伯聯盟,很顯然也在學習歐洲。
不過說實在的,劉韜並不是很看好,歐洲一體化則是歐洲人在經曆一戰、二戰的慘痛教訓,為了避免新的世界大戰又發生在歐洲,而探索出來的,歐洲又是近現代工業文明的誕生地、發展地,哪怕二戰之後,歐洲很快就完成重建,達到發達國家水準的比比皆是,人民的受教育程度高,是真正的現代化國家,歐洲也是一步步進行整合、努力解決分歧,這才有了現在,也有了即將誕生的歐盟。
可是阿拉伯世界,一個個都還是酋長國,說起來根本算不上現代工業國家,這些國家除了石油根本就沒有什麼工業。
至於教育,甚至比華夏還不如。
阿拉伯世界,那可都是處於第三世界國家!
這些國家雖然都是伊斯蘭國家,但是伊斯蘭也是分派係的,伊斯蘭教主要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派係,彼此間可是有很大矛盾。
更不要說,這些國家貧富差距非常大,像沙特等擁有豐富石油、每年都能出口大量石油的,躺著數錢,哪怕王室拿出一小部分,國民都能生活得挺不錯的。但是對於那些沒有太多石油資源的,那又是很窮。
阿拉伯聯盟要實現一體化,那難度比歐洲一體化要大得多。
至少30年內,是看不到希望的。
不過劉韜也樂著看著阿
盟的整合,多強局麵可是比兩極格局或者一超多強格局要好得多。
劉韜也在思考著,該怎麼讓美國趕緊離開中東。
讓美國心甘情願離開中東,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美國人巴不得待在中東到天荒地老,永遠待在中東,控製著中東這個世界能源中心。
所以,得是讓美國人被動地不得不離開中東。
而要讓美國人被迫離開中東,那就得有比中東更重要的地方出事。
這裡麵就隻有兩個選擇,一個選擇是美國本土,要是自己大本營出了大事,自然要調兵回去。另一個選擇則是歐洲,歐洲是美國海外最重要的利益所在。
一旦失去歐洲,那麼美國就不再是霸主級彆的。
所以,美國無法承受失去歐洲的後果,必然得選擇歐洲。
畢竟相比起亞歐非大陸,美洲其實也不過是一個世界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