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東,可以說是劉韜在香江的一個最重要的支點。
在這種合作中,盤山集團迅速壯大,霍英東的事業也在迅速壯大。
特彆是1982年那一次低價抄底,更是讓他們來了個大豐收,紅利到現在還在享用著。
也是那一次,盤山集團得以掌控香江的電力、石油、天然氣、牛奶、交通、水、通信、通訊、港口等基礎民生,又有大量的地皮、房產、銀行、航運。
同樣也是在那一次,盤山集團以救世主身份,各個公司到香江建廠,直接強力重鑄了香江的經濟結構。
霍英東也拿下了好幾處繁華地帶的商場、辦公樓等等,地位、影響力在那一次發生巨大的提升,一舉真正奠定香江商界第一人,霍家也是香江第一豪門的地位。
雖然事業大幅度提升,但是霍英東沒有緊守著香江的一畝三分地,而是積極北上投資,大量的投資內地,帶動大量的港商、華商北上投資。
而且霍英東還加大了對內地教育、醫療、體育等方麵的慈善捐贈。
每年到香江的內地學生,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拿到了霍英東成立的助學獎學金的。
至於體育方麵,霍英東支持的力度是很大的。
每年奧運會金牌得主、銀牌得主、銅牌得主,都會獲得霍英東成立的基金會的嘉獎,這部分的獎金,可比國家給予的獎金多得多。
而且霍英東每一次都組織奧運冠軍香江行,讓香江市民見證奧運健兒的風采。
今年巴塞羅那奧運會,華夏代表團取得了佳績,在奧運健兒的拚搏下,拿到了25金、22銀、16銅,位列金牌榜第四位,僅次於蘇、美、德。
華夏體育在國際賽事中的表現,一年比一年好,奧運會也是一屆勝過一屆,現在大家都對下一屆奧運會獎牌榜超過德國充滿著信心。
兩人不由自主地,聊到了申奧的話題。
在前年的時候,京城市正式向華夏奧委會提出承辦奧運會的事情,隨後在華夏奧委會舉行的全體會議上,一致同意了京城市的申請,並向國際奧委會和有關的國際體育組織通報了京城的申請。同年,奧運會申辦委員會正式成立。
原本米蘭和塔什乾也申請舉辦奧運會,不過現在這兩個城市放棄了。
而曼徹斯特、悉尼、柏林以及伊斯坦堡對於這一次申奧都是勢在必得。
德國對於柏林舉辦奧運會決心非常大,因為德國想通過舉辦奧運會作為契機,實現東西德的和平統一。對於德國而言,東西德統一隻能是和平統一,是沒辦法用武力統一的,因為東西德軍事力量差不多,甚至某種程度上,東德的軍事力量要比西德的軍事力量要強一些。
現在德國爭取東西德和平統一已經看到希望,就差一個奇跡,而這個契機柏林舉辦奧運會再合適不過。
英國的曼徹斯特,則是上次在申辦奧運會中失敗,這一次卷土重來,有更加豐富的經驗。英國想通過舉辦奧運會,重振國民的信心,同樣也作為發展經濟的強心劑。
其他國家都有舉辦奧運會的勢在必得,華夏同樣也如此。
改開到現在十餘年時間,華夏各方麵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有目共睹,華夏也希望通過舉辦奧運會,讓全世界看到一個不一樣的華夏,也讓華夏將新風貌展現給世界,讓世界更了解華夏,也讓華夏更好地融入世界。
對於申辦奧運會,劉韜自然也很支持,甚至於都做好,拿出一大筆錢讚助奧運會,讓奧運會辦好,創造一個曆史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