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殲11戰鬥機改進(2 / 2)

因為飛行員都有自己的卡片,這卡片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會是飛行信息的記錄載體。

當兩個飛行員上了殲11b戰鬥機,就有了上下主次之分。

關鍵時候,權限高的可以接過飛機的控製權。

很顯然,楊威主導的方案,與之前那一款方案是有非常大不同的。

之前的方案,是功能拆分,各司其職。

對於楊威的方案,劉韜是認可的。

兩者既可以有分工,也可以在執行任務時加一層包線。

比如其中有一位出現意外,無法操縱飛機,那麼另外一個還可以繼續執行任務或者將飛機開回來。

劉韜也是留在這裡吃飯,他和楊威一邊吃飯,一邊探討,劉韜指出他們方案的一些不足,然後提出自己的意見。

“你們的座艙罩太大,這在高空高速和高超機動性時會有不小影響”劉韜指出了最大不足,便是座艙罩,“還有既然是雙座,要保持著強大的計算能力,那麼應該提升這方麵的性能。”

楊威若有所思,思考了一會兒,才點了點頭。

下午的時候,劉韜去了殲11a戰鬥機改進中心,殲11a戰鬥機已經進行服役,但是不代表著不能進行改進,同樣可以進行改進。

現在改進中心這邊已經形成一個改進方案,那就是在內部載油量、雷達、加裝油箱等方麵進行改進。

內部載油量可以增加1.116噸,而雷達改進型主要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提升雷達性能,然後便是在進氣道兩側加裝保形油箱。

這方麵的改進還要進一步論證、模擬,最終才會建造改進型原型機,計劃到1996年殲11ai原型機麵世。

這方麵,劉韜還是很放心的。

後麵劉韜到了樓上的偵察機研製中心。

華夏偵察機的較低,大多都是由現役飛機改製而成。

六十年代,華夏開始了超音速偵察機的研製工作,當時的主力戰鬥機殲6成功入選,改裝之後的殲6改名殲6c,也就是後來的殲偵6.殲偵6一經研製就開始大量生產,成為了我國的主力偵察機。

殲偵6在1986年停產,目前依舊在空軍大量服役。

當年,華夏擊落美製u-2偵察機,這對華夏偵察事業的進步產生很大幫助,特彆是u-2偵察機中最新型的航空偵察照相機。這種偵察機的研究技術隻有美國掌握,能夠拍攝出長度超兩百公裡、寬度五公裡範圍內的清晰照片。這項技術被攻破後應用於殲偵6之上,再加上其他技術,最終在殲8基礎上研製出了高空高速戰術偵察機,也就是殲偵-8(殲8r)。

現在華夏有了殲10戰鬥機、殲11戰鬥機,但是這兩款飛機改造為偵察機並不合適。

所以,這裡麵就有了要在殲8g的基礎上,研製偵察機。

殲8g是目前華夏殲8戰鬥機的最新改進型,屬於二代半戰鬥機,其主要特點是它的高空高速特點,能在25000米的高度進行超音速巡航,其最大速度更是達到2.5馬赫,是華夏空軍戰機中速度的極值。

能夠有這麼快速度,自然是因為裝上了強勁的先進發動機。

現在偵察機研製中心,便是和有關部門聯合,希望在殲8g戰鬥機基礎上研製殲偵8g,從而提升華夏戰術偵察機的性能。

到了現在,華夏偵察方麵的發展已經很清晰了,戰略偵察任務由衛星完成,這就決定了不需要戰略偵察機。

戰術偵察機,則是由其他飛機改裝成,比如運輸機、戰鬥機、直升機進行改裝。

殲偵8g,則會是戰鬥機改造成的偵察機中最先進的。

(本章完)

39288846。。

白白是隻貓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