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清潔能源走廊(2 / 2)

孫大洪參與了白鶴灘的所有工作,在70年代調往水電部。

盤山集團啟動金沙江四大水電站,找上孫大洪,孫大洪毅然選擇接受白鶴灘水電站總設計師職務,組建勘察設計團隊,最終完成了白鶴灘水電站的勘察設計工作,並且被任命為白鶴灘水電站總工程師。

便是因為孫大洪在白鶴灘水電站、三峽水電站在理論和工程上麵做出了卓越貢獻,劉韜推薦孫大洪為華夏工程院院士。

同樣的,在今年他也推薦葉向高、翁永強為華夏工程院院士,這些人都是具有真才實學的。

視察完白鶴灘水電站,劉韜便坐著直升機抵達烏東德水電站,烏東德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安裝12台單機容量為8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

大壩上,雲開雨歇,溫暖的冬日陽光灑出一片耀眼的金色,這裡大壩最大壩高達到了270米,屬於雙曲拱壩,也是特高拱壩。

大壩是水電站最核心的主體建築物,在大壩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水泥水化放熱會在壩體內部形成比較高的溫度。若溫度控製不好,會導致混凝土結構產生裂縫,從而影響大壩的運行安全。

為解決大壩的溫度裂縫問題,烏東德水電站在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建設到現在還沒有出現一條溫度裂縫。

整個烏東德水電站建設,創下了八個世界第一的記錄,絕對是非常了不起的。

等到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僅僅是一天的發電量便可滿足30萬人口整整一年的生活用電需求。

就在半個月前,烏東德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

烏東德水電站的總工程師是柳銘,恢複高考後清華第一屆畢業生,分配到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迅速脫穎而出,在參加工作後,柳銘還攻讀水利水電碩士學位,在1984年擔任壩工設計組組長,1989年擔任副總工程師,在原來總工程師出現問題後,柳銘接過副總工程師的重擔,而今年柳銘才35歲,可謂是年少有為。

金沙江四大水電站、三峽、以及長江上遊的葛洲壩,將共同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

兩三年後,金沙江四大水電站便可以年發電量達到1800~2000億度電,而這些電都幾乎是供給華東地區,再加上三峽建成後發電量800~1000億度電/年、葛洲壩發電量141~157億度電,總共便是差不多3000億度電/年,從而解決現在華東地區遭遇到的電力供應困境。

之前談判的時候,華南、華東等各省不得不同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因為這些地方的發展,靠著是西南大量輸電,以及其他地方提供鋼鐵等等生產材料,以及大量的人力、市場。

華夏發展,從來都是全國一盤棋,這也就注定了,著眼的都是全國,而不是隻看一地的發展。

柳銘帶著劉韜參觀著大壩,參觀著辦公室。

辦公室裡麵,有著一台台電腦,雖然金沙江四大水電站比較早設計,但是卻都考慮到聯網,運行具備著非常強的自動化,各種監測儀器和設備,都幾乎可以通過電腦上去查看。

為了開發這一整套軟件,西南聯大、清華大學、京城大學等十所高校聯合著盤山集團計算機研究中心、軟件研究中心,用了一年多時間才開發出來。

而且這裡有獨立的服務器,由局域網為主,少數聯通外界互聯網。

電話方麵,除了配備固定電話、移動手機、對講機外,還配備了衛星電話,這是為了預防出現特殊情況,比如網線被剪斷、電話線被剪斷後,這裡還可以通過衛星電話跟上麵進行聯係,將情況反饋給上麵,向上麵求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