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技術是貴飛研製出來的,但是貴飛卻第一次生產客機,一切都得從頭開始,這方麵便需要時間來。
今年貴飛的目標,便是生產2架運13公務機型,明年生產10架運13飛機,到了1997年產能達到30架,等到1998年第二條生產線建設投產,到時候產能將達到每年50架。
客機和戰鬥機不一樣,戰鬥機到時候采用脈動生產線,更先進,一些保密的加工和調試、安裝和工藝都會在軍用飛機上運用,而不會現在民用飛機上運用。
再者複雜性方麵,戰鬥機的結構肯定比客機更為簡單,生產的工序也更少,客機的體量更大,安裝起來費工費時,客機在製造上要比戰鬥機複雜的多,可靠性要求更高,畢竟關係到上百人的生命,僅僅一項全機艙的加壓係統就要貫通全部機場,而戰鬥機加壓隻有飛行員座艙。
貴飛之前生產的都是軍用飛機,現在要生產客機,很多方麵都得一步步來,通過飛機製造,培養相應的大批的技術人員和熟練工人,技術人員和工人不斷成長需要時間。
貴飛集團,劉韜正在參加一個會議,卻是關係著整個國家的航空工業布局。
從西安到蓉城再到安順,從西飛到成飛再到貴飛,將形成三個航空工業基地,西安、漢中、巴中、綿陽、蓉城、瀘州、安順,形成整個華夏西部航空工業走廊。
之前與西飛合作,形成的客機配套廠,將會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僅僅目前的規模是不夠的。
因為未來,支線客機年產量得達到100架,乾線客機年產量將達到500架,這就需要更多的配套廠,配套廠都得進行大規模的擴產能。
除了貴飛、成飛、西飛要及時跟配套廠結算外,還得給予資金方麵的支持。
資金方麵的支持,就得交給銀行來。
當然,並非說,華夏就這個航空工業走廊,其他地方就沒有航空工業了,其他地方還有沈飛、魔都飛機廠等等,航空工業相關的是分布全國,隻不過在這個西部航空工業走廊會更集中。
現在華夏航空設計研究所,總共有35家,基地有4個,分彆是011航空基地(貴州航空工業基地)、012航空基地(漢中航空工業基地)、013航空基地(湘航空工業基地)、014航空基地(華夏空空爭論院),其他公司共55家。
這些都是分布在全國各地。
而目前來說,011航空基地最為強大,規模也是最大的。
不過011航空基地也有劣勢,那就是身處高原,海拔差不多1400米左右,而且在交通方麵,不如其他地方便捷。
優勢也有,那就是背靠盤山集團,有著充足的財力,可以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深處華夏西南腹地,安全方麵是最高的。
劉韜給貴飛集團的任務,便是到了千禧年,也就是2000年,年產運13飛機達到50架,年產運10飛機10架,年產殲10戰鬥機100架、年產殲11戰鬥機75架、年產雄鷹高教機50架、年產殲7高教機30架、年產‘雷雕’直升機300架、年產‘海東青’無人偵察機20架。
而這方麵,在生產線、工人方麵等等,貴飛集團將投入超過200億人民幣。
而且要確保,一旦進入戰爭狀態,貴飛集團的產能要在一年內暴增3到4倍,從而確保貴飛集團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出各類型飛機給軍隊。
而這些,都將列入貴飛集團的‘九五計劃’,也是最關鍵的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