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秋還定了很貴的純羊絨線,定製小朱親手製作的,手工織平針的V字領,圓領、鬆鬆的高領等羊毛衫冬天穿。這個她要得不急,放在朱姐處慢慢織,慢工出細活嘛。
申秋算過了,自己花了這麼些錢織出來的衣服,肯定不比那花一兩百元一件買來的差。顏色還隨心呢!到帝都讀書,這些都是必須添置的,申秋也沒小氣,買的羊毛線都是小朱店裡最貴的貨,甚至跟她定了羊絨線來交給她慢慢織!
申秋這一出手,數量不少,真正算是大生意。《小朱毛線店》的小朱老板,拿她當了個VIP,用心替她安排這批貨的順序,估計也是有強迫症的,決心趕著,先替她織了件厚薄適中的出來穿著,把她身上的這件罩子儘快換了下來。申秋交了錢,拿著一大疊訂單回了周家小院。
如今,社會上流行穿毛線外套,流行手工織毛衣,妻子給丈夫織,女朋友給男朋友織,再不濟也有姐姐給弟織,妹妹給哥織,總之人人必要有這手工毛衣穿在身上才叫有人關心一樣!手工織毛衣,班上都有女生在學,前世申秋自然也是會織的,手藝也還過得去,但想到除了羊絨衫能堅持流行幾年,後世誰還會理這手工毛衣的事。所以,這一世真心覺得沒必要再這技術精進了。
申秋有點想學裁剪!就算不能成大家,但至少要知道一件衣服設計上的好歹。隨便能照著圖裁條裙子什麼的,上輩子的生活中,她也將就著能卷個褲腳邊,改個大小的水平,但周梅的女兒參加了個漢服社,她算是長輩中能動針線的,小姑娘軟磨硬泡的把她帶去當了當軍師,那年她是好好看了看裁剪的書,算是能動動剪子,這一世,可以認真好好的提高一下了。九十年代初,這時候正是各種知識複蘇爆炸期,大小書店出沒於街頭巷尾,店裡有許多教人裁剪衣服及毛線編織的書籍,申秋知道哪家書店這類書最齊,直接去了買了不少,空間裡時間大把,反正藝不壓身,能夠裁製旗袍就太好了!再說了,自打這位施老太太過世後,施家的手工旗袍工藝就降了一等,施老太太留下來的幾件手繡旗袍料子,讓婆婆神往許久,可歎就是腰身肥了幾寸,有錢施老板也沒賞麵賣給她。
這一世同施老板打好關係,這將來不就方便許多,萬一能學一學施老太太的繡藝,學個八成七分的,能夠縫製旗袍什麼的,將來不也是討好婆婆的一大法寶?
想法是好的!努力很有可能。
申秋辦完這一堆的事,腦子裡盤旋著怎麼討好婆婆的念頭,一路歡欣地回到了周家小院,居然看到,久違了快快一個月的媽媽正在院子裡不耐煩地渡著步,好險,申秋嫌重,把書什麼的都送進空間去了,空著手回來的。若是那樣一大抱的抱著回來,小院估計要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