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從來都沒有打算聽進去他們的意見。
因為在這個係列裡麵天幕才是唯一的。
隻要天幕不願意搭理他們,那麼這些人就根本就拿天幕沒辦法。
既然這些人拿天幕沒辦法,
那天幕大神根本就沒有必要繼續和他們周旋下去。
隻需要繼續播放就行,畢竟這一次出場的可是一個重量級人物。
就連見慣了能人的天幕,也沒有辦法忽視這麼一位的存在。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漢族,幼名張白圭。
江陵人,世人又稱張江陵。
明朝中後期**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
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
嘉靖四年,張居正在荊州府江陵縣的一位秀才的家裡出生。
其曾祖父因做了一個這樣的夢:月亮落在水甕裡,
然後一隻白龜從水中浮起來,
於是其曾祖父信口給他取了個乳名“白圭”,
希望他來日能夠光宗耀祖。
白圭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張居正五歲識字,七歲能通六經大義,
嘉靖十五年,十二歲的白圭參加童試,
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
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誌,長大後儘忠報國,
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這一年,居正做了補府學生。
一年後,參加鄉試,受到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
原因是他希望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成大器。
三年後,才高氣傲的張居正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顧璘對他十分賞識,曾對彆人說“此子將相才也”,
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
做伊尹、顏淵,不要隻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中二甲第九名進士,授庶吉士。
張居正入選庶吉士,教**中有內閣重臣徐階。
徐階重視經邦濟世的學問,在其引導下,
張居正努力鑽研朝章國故,
為他日後走上**舞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