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十二(1 / 2)

承平年少 青城山黛瑪 5374 字 10個月前

寶珠閉上了眼——出於本能——但沒有躲開,眼瞼上傳來一陣戰栗,辨不出是來自太子的嘴唇,還是她微微顫抖的睫毛。

片刻,她重新睜開眼,太子依然望著她。誰都沒有說話,在這個月淡星疏的秋夜裡,言語仿佛是多餘的。

席天慕地的感覺使人慵倦。目之所及,不過麵前一堆篝火,身旁一個人。

還有不成曲調的鹿哨。

待到皇帝大好,他們離皇宮也隻有一日的行程了。

安營紮寨,燒火造飯,各司都有條不紊地忙碌著,歇息得也更早些,都想的是養精蓄銳,明日順順當當回鑾。

寶珠將帝後的晚膳分彆裝進食盒,和杏兒一起送到禦帳裡,問了安擺好桌,便又行禮退下了——皇帝與皇後的關係雖緩和下來,但仍時有拌嘴,隻要她們這些人不在跟前聽見,倒也無傷大雅。

晚膳一貫清淡,宮人更是簡單,無非是各色果豆熬的粥與幾樣小菜點心。

今天是栗子粥。熬得太稠,寶珠舀了幾口,便吃不下點心了。閒著無事,索性又整理起行李來,免得明日拔寨時再手忙腳亂。

沒收拾多會兒,外頭的天色暗下來,寶珠起身去點燈,就見太子從帳外走過來:“怎麼隻有你一個人在?”

行營在外,為安全考慮,無論是什麼身份的人,都沒有單獨住一頂帳子的。

寶珠點了燈,罩上防風紗罩,道:“她們還沒吃完飯呢,一會兒就回來了。”

太子一笑:“也罷。”吩咐身後一個小內侍:“你在外頭守著燈火,有人回來了再走。”

轉頭對寶珠說:“明日便回去了,趁著這點兒工夫,我帶你騎會兒馬吧。”

“這…好嗎?”出口的話雖還在猶豫,雀躍的神情卻騙不了人。寶珠向那小內侍道一句“辛苦”,腳步已經跟著太子走出去了。

“我帶你騎馬,你倒隻謝他。”太子佯裝不滿,指著樹樁上係的兩匹馬:“矮些的歸你——彆忙,先和它打個招呼。”

這些關竅寶珠卻是知道的。她走到馬兒跟前,讓它可以觀察自己,然後從隨身的香囊裡拿出一塊飴糖,喂給它吃了,又伸手讓它嗅一嗅自己,再撫一撫它的鬃毛,慢慢將它們梳理順滑。不多時,這匹溫和可親的小馬便俯下身來,願意將寶珠駝到背上。

太子因她表現得遊刃有餘,便沒有插手,見此情形,不禁道:“看來你和它投緣得很。”

寶珠衝他笑了,兩手抓住韁繩,一腳踩蹬,便要上馬,誰想腦子裡馴馬的記憶還在,這具身體卻是沒有記憶的,手心一滑,險些跌坐在地。

所幸太子立刻伸手扶住了她,想了想,說:“一時半會兒是學不會的,我教你如何坐穩,牽著你在那片林子外走一圈,好不好?”

寶珠搖頭:“怎能由殿下為我牽馬?”

太子清楚自己拗不過她,雙手抱臂,說:“那好,你自己來。”

寶珠咬咬牙,暗中又拿手絹擦了擦手心的汗,墊在韁繩上,再次試圖翻上馬背。

胳膊的力道還是差了點兒,勉強以腳踮地,這回夠上去了,隻是模樣實在不好看。

“殿下…”她一臉哭笑不得,落在太子眼裡,居然像撒嬌似的。他不慌不忙地向四周看了一回,麵上十足的寬慰神色:“彆擔心,沒人瞧見。”可惜話音未落,已然忍俊不禁。

“我下來了…”寶珠有點氣餒,也是有點臊,又要故技重施地往地上滑。太子“唉”了一聲,兩手握住她的肩膀:“好了好了,不取笑你了。”

一麵撐著她,嘴裡一麵不住提醒:“你把背挺直,不用怕,我在這兒呢,彆弓著腰,彆…”

畢竟是姑娘家,腰肢不能隨便亂碰。太子殿下口頭著急了好一會兒,寶珠總算找回了要領,身姿端正起來。

兩人都緊張出了一背的汗。太子籲一口氣,自己解了旁邊的馬,跨上馬背,小步靠近寶珠些,將她手裡的韁繩一並握著:“走吧。”她要避嫌,就隻有這個法子。

倒是沒再出岔子。二人的馬蹄聲若合一契,踏過深碧淺金的草地,遠處天地交彙之處,是“楓林紅透晚煙青”。

天涯藐藐,地角悠悠。那雲極之地,像是永遠走不到似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