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他們家“象佛”,與本國國君結為兄弟,此前又得了三藏法師傳授真經,如今他們這寶象佛寺,也該得個名副其實了。
在三藏法師的見證之下,小象與國君八拜為交,結成了兄弟。
再之後,這小象乾脆也拜在三藏法師身前,開口道:“弟子蒙神僧點化,又得神僧傳授經文,願拜神僧門下,還請神僧成全。”
一個也是趕,兩個也是放。
本想著此前已經收了百花羞的兩個兒子為記名,如今再收這個跟寶象國國君結拜成兄弟的小象,似乎有些不大妥當。
可見這小象品行可塑,又想到哪吒與李靖,也是既為父子,又為師兄弟,倒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便道:“收下你也不是不行...”
“弟子拜見師父!”小象立馬下跪拜見,這時候到機靈。
“你二人也一同上前來。”法海也不多在意,他對著跟在百花羞身邊的大郎與二郎招招手,道:“便趁著今日,為你二人剃度,引入吾門。”
“弟子拜謝師父。”兩隻小妖也連連拜見。
這三位跪在三藏法師麵前,重重叩頭,然後法海伸手在他們三人頭頂微微摩挲,便落去了他們的發絲。
“爾等既貧僧門下,便要知曉本門禁忌...若膽敢為惡,貧僧便遠在萬裡之外,也當親將爾等超度。”
“弟子謹記。”三人齊齊答應。
“既入佛門,當有法號。貧僧門下皆為悟字...”法海看向了小象,道:“你便喚作悟相吧。”
“你二人,大郎作悟真,二郎作悟性。”
“謝師父賜法號。”
“去見過諸位師兄吧。”
三人又去挨著見過了諸位師兄。
緊接著便是全城齊賀,寶象國國君下令萬民齊樂,一應花銷皆取之內帑,不動用百姓分毫。
......
此刻半空中有兩位菩薩正隱去了身形觀瞧,正是觀音菩薩與普賢菩薩兩位大士。
“善哉善哉。”觀音菩薩臉上的笑意根本藏不住,她看著普賢大士笑問道:“如何?”
“阿彌陀佛。”普賢菩薩也笑著回應:“不愧高僧之名。”
觀音菩薩忽低頭輕聲道:“你那坐下白象此番在獅駝嶺...”
“他生此子,便是要去全兄弟義氣。”普賢菩薩看向了觀音菩薩,長歎一聲:“由他去吧。”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皺眉道:“雖說這三藏西天取經步步該災,可卻不該將災殃及眾生,此舉...靈山是否欠妥?”
“貧僧行走三界,所見之處,處處皆災,又何止是這西行路上?”普賢菩薩沉聲道:“道友雖心係蒼生,號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可終究...唉!”
普賢菩薩輕歎了一聲,“眾生皆苦,如何才能渡儘?渡不儘,渡不儘啊!”
“渡不儘,便不渡了麼?”
普賢菩薩麵露疾苦相,“吾走遍三界,所行所至,有苦皆渡,如何不渡?道友身化萬千,處處顯靈,無求不應,如何不渡?”
“為何渡不儘?”
“眾生無窮,苦亦無儘。”
“阿彌陀佛。”
兩位菩薩對視一眼,並沒有繼續言語,就此散場。
......
在寶象國小住了三五日,法海師徒終於道彆啟程向西。
法海在臨走之前,將《華嚴經》全文留下,以供寶象佛寺眾僧研習,此外還留了一篇《地藏本願經》,用以超渡亡魂。
小象戀戀不舍,苦苦哀求師父與諸位師兄多留幾日,這些時日他白天跟著師父念佛,夜裡跟著師兄們修行,非常充實。
非但佛法有了長足的進步,便是身體也愈發結實了。
他本以為自己的體魄已經足夠強健,卻不料四位師兄他是一個都打不過,後來仔細詢問才知道,原來這四位師兄的來曆儘皆不凡。
“為師此去西天拜佛求經,功成之後還有返程之日,到時再來小住幾日就是。”法海摸了摸小象的腦袋,笑道:“那《寶象佛經》雖然錯漏百出,但好歹也是本寺僧人九代之心血,為師期待你終有一日,將其著成一部真正的傳世佛經,如此...才不負為師期望。”
小象見師父對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期許,連忙跪地磕頭道:“弟子一定不負師父教導,真正著成這《寶象佛經》!”
“諸位也不必遠送了,貧僧告辭了。”
寶象國國王、王後、以及百花羞公主,寶象佛寺住持連帶眾僧與三藏法師的三位弟子,目送師徒一行西行,直到看不見身影之後,這才相互對視一眼,返身入城。
眾人又在寶象佛寺大殿之中彙聚一處,他們圍成一個圈,氣氛稍有些凝重。
過不多久,小象(悟相)開口道:“小僧先表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