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將通關文牒遞出去,太師接至手中,轉步移交上首女王。
女王接過文牒,打開細細觀瞧,第一頁便有大唐天子李世民檄文印璽,女王粗粗觀瞧前言,乃說明唐王欽差三藏西行的緣故,看到一句“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卻叫女王娥眉驟凝。
女王翻開副頁,上書三藏法師的法號,女王心中默念:“大唐駕下禦賜:親封禦弟聖僧唐三藏,俗陳姓號玄奘,奉旨西天取經途經發善諸邦,惠奉調換通關文牒。欽此,大唐聖帝,李世民...”
又是一方大印。
往後還能瞧見寶象國的大印,烏雞國大印、車遲國大印...如今已是來到了她的西梁女國。
唉——
果真是天朝氣派。
人間諸國,敢稱聖帝者,能有幾何?
我若是將禦弟留下...會不會給我國招致災禍?
女王一時有些煩惱,她將文牒就捧在手中,也不取印璽來蓋,且看她坐在王位上穩若泰山,一副端莊尊華之相,開口卻問了一句無關緊要之事:“大唐高僧原本姓陳?”
法海單手行佛禮,卻不肯再將視線放在女王身上,回答道:“貧僧俗姓陳,因唐王恩認禦弟,賜為唐姓...”
女王聽了微微頷首,口中輕言:“哦...俗家姓陳,禦賜姓唐...禦弟,禦弟...”
法海耳朵多靈?
女王口中呢喃之語,或許旁人聽不太真切,法海卻聽了個清清楚楚,這位女王陛下不說趕緊加蓋了寶印,放我西去,為何...嗯?
法海忽覺著身後有一道非同尋常的氣機,在自己身上稍鎖定了片刻,側目去看時,卻見大堂後的側殿珠簾輕搖,隻留下了許些妖跡,早沒了行跡。
女王見三藏法師異動,也順著他的目光瞧過去,卻什麼也未曾瞧見。
又見他回眸之後,目光卻也始終不肯正視自己,心中卻不惱怒,反還有些暗喜,忍不住又細細觀瞧他好大一陣兒。
正此時,忽見法海起身。
女王下意識就把手中的通關文牒合上一收,還往袖下一壓...
法海:...
到底是女王,“臨危不亂”,迎著三藏法師疑惑的神情,目視禦弟雙目毫不躲閃,揮手揚袖之間,便有國主氣場:“禦弟旅途勞頓,先與高徒到到館驛歇息,至於這關文....”
女王偏頭向太師示意,太師頓時了然,快步上前將關文收下,女王這才笑道:“今日我初登大寶,還未曾掌印,等受禮之後,自會派人給禦弟送去。”
這話半真半假,女王今日初登大寶是真,這印璽...不過是她扣下關文的借口而已。
即便是法海一向自認為自己善識人心,此時卻也不清楚這位女王陛下究竟欲意何為,心說:“難道是朝中妖物作祟?欲借女王之手賺我?”
法海起身,本意是要揭破朝中藏有妖魔之事...隻是如今這般景象,倒要從長計議了,以防打草驚蛇。
如若不然,為何自己才剛起身,這位女王陛下就扣了自己的通關文牒?
法海心中有了計較,眼下宮中臣子眾多,兼有內官與侍衛等眾,若自己強行叫破那妖魔的行藏,恐害了他們的無辜性命。
便執禮回應:“還請陛下用心。”
然後也不回頭,便大步出了殿,似乎沒有絲毫留戀般的離開了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