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遂領著三位弟子“認祖歸宗”。
當年主動叛門的長耳定光仙也被他抓了回來,如今被無當聖母吊在碧遊宮的大門之上,每日都要受一次萬劍穿心之苦。
死?
無當聖母認為自己隻是替師尊的守著金鼇島這一畝三分地,並非是三界傳言那般代掌截教,因此...長耳定光仙的死活,還得是師父來決斷。
在此之前...自己隻是以師姐的身份,對其略施小懲而已。
截教的家務事,旁人並不清楚,也不想隨意摻和。
如今聖人們全都離開了三界,遁去天外,誰若當真將這位不出世的聖母娘娘惹怒...如今的三界可沒幾個有把握能將其製伏的。
.....
話說法海與三個弟子返回了華安城。
早見華飛龍已經將軍營整頓完備,並且暫時以校尉之職,代管華安府。
那三十多個盜匪,已經下了大獄,正巧府中還有幾位刑名吏,倒也不妨礙給他們定罪...以二當家為首的幾人罪大惡極,斬首無疑;剩下的...吃了刑罰之後,便被充了軍。
“法師。”華飛龍見三藏法師歸來,連忙上前詢問:“可曾尋到那妖僧?”
“他法力不凡,又施了個金蟬脫殼的神通,叫他一時跑了去。”法海倒也沒有隱瞞,直接將妖僧金蟬的身份講了出來:“他出自靈山,乃是佛祖門下二弟子金蟬子的遺褪化形...爾等凡間之輩不是他的對手。”
華飛龍拱手道:“我觀此人嫉惡如仇,行事並不似佛門慈悲中人...如今屠滅太守、長史與主簿等家滿門,雖是因他們為官不仁,禍害一方,但...”
華飛龍稍稍沉吟片刻,還是說道:“但我怕他萬一殺紅了眼,這般不分青紅皂白亂殺一氣...難免沾染無辜鮮血。”
“阿彌陀佛。”法海念了一聲法號:“他與貧僧頗有因果糾纏,此事貧僧定當...”
正當法海要做出承諾的時候,卻見天邊滑落一道青光,落在了自己等人麵前,等仙光散去顯現人形之時,法海師徒這才瞧清楚,原來是二郎真君到了。
“法師。”二郎真君向著法海拱手見禮。
“真君。”法海也向二郎真君行佛禮。
華飛龍瞧見這場麵,知道這事兒不是自己能摻和的了,便要告辭。
“且慢。”楊戩稍攔了攔他,對他說道:“你去城外接一接梅山康太尉。”
華飛龍眼前一亮,道:“多謝真君。”
他雖是人間凡俗,但卻頗有見識,知道眼前這位二郎真君是何方神聖,也知道二郎真君口中的梅山康太尉是什麼人物...想來,是自己的機緣到了。
隻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便是這位在整個三界都聲威赫赫的二郎真君,竟然對這位大唐來的高僧,也如此禮遇。
全然沒有上界天神之傲氣,待人時也如沐春風。
華飛龍心中思緒不斷,人已經去了城外去迎接隨後而來的康老大。
梅山兄弟,乃是楊戩的結義兄弟,過命的交情。自己若有機緣能夠拜入這位康太尉的門下,便是沒有登仙之機,日後在人間...想必也不會再受此前那般排擠了。
他是想要在人間有一番作為的,但奈何...歎息自己生不逢時,難遇明主,空一身抱負,卻無施展之處。
如今,機會似乎就在眼前。
法海等華飛龍離去之後,才向著二郎真君說道:“真君似乎對此人另有期許。”
“他是天生的將才。”楊戩輕歎了一聲,“若是我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既然遇上了,便順手助他一臂之力,來日若有所成,也是人間之福。”
“阿彌陀佛。”法海輕念了一聲佛號,道:“若是貧僧所料不差,真君應是在千多年的卷宗之中,看到了許多懷才不遇者黯然落幕。”
“唉。”楊戩無奈搖搖頭,道:“法師所言不錯,楊戩終究是自大了幾分,此前我還道這司法天神之位,非我莫屬...如今真正坐在這個位子上,我才知道肩膀上擔著的何止千鈞之重。”
“法師不知...我觀瞧卷宗中,發覺天規若是無人執掌,則多出許多亂法...東漢年間,有懷才不遇的儒生以檄文罵天而抒胸臆,結果天降災禍於萬民,行的是瘟疫...此類種種不在少數。”
法海聽了之後,也生了感歎,道:“天規畢竟死物,所幸有真君接掌司法天神之職,想必往後三界必然清明。”
“大師乃是方外之人,實不該聽了這些俗務汙耳。”
眾人就在太守府尋了一處客房入住,入了房中,法海向二郎真君詢問道:“真君此番下界,莫非也是為了那金蟬遺褪?”
“想必大聖此前已經向法師說過了。”楊戩坐在三藏法師正對麵,輕搖手中折扇:“我本答應了大聖,這華安府的貪官汙吏,乃至整個高昌國的皇朝吏治,都交給我來解決...可沒想到隻是下凡稍晚了一步,便出現了這樣的事情。”
“早在周王之後便明令禁止,仙佛神通之輩,不得隨意乾涉人間王朝內政...若有必要,自有天庭行事。”
大聖聽了這話,忽然冷笑一聲:“我瞧這規定也是個擺設...且不說那寶象國是在普賢菩薩坐騎白象庇護之下才得以立國,便說那烏雞國主,若非我師徒路過,他還得在水井下泡著...也就是文殊菩薩與那青毛獅子皆入輪回,如若不然...你二郎真君,當真要去捉了他們問罪?”
楊戩陷入為難之中,片刻之後長歎一聲,道:“我此刻似乎隻能感歎此事已經過去,不然...楊戩往後恐怕可上不得靈山了。”
說著楊戩便向三藏法師拱手道謝:“還得多謝法師提楊戩料理了此事。”
“阿彌陀佛。”法海一邊念佛號,一邊兒搖頭:“真君這話說錯了,或許真君因貧僧行事而受益,可此事...卻並非為了真君才做。”
“是楊戩失言了。”
這個話頭隨後便被挑過去,再然後法海向二郎真君講明了此地的情況以及那妖僧金蟬的身份,最後又向楊戩引薦了自己新收的弟子——六耳。
“恭喜法師喜得高徒。”楊戩自是拱手道賀,可自他聽了六耳天賦神通之後,一雙眼睛便時不時從他的身上掃過去,顯然...他也動了彆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