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類近人,其中有靈者更擅修行。
這通風大聖也是獼猴中的異類,天賦血脈雖不及六耳獼猴,但它勝在修行時間更長。
況且他能夠跟牛魔王等人結拜為兄弟,自然可見其法力修為之深厚。
七大聖之中,除了通風大聖彌猴王之外,還有一位驅神大聖禺狨王,這位也是猴類...據說它的本體是金絲猴,隻是他從來沒有展露過本相,便是連同為七大聖的另外幾位妖王,所知也同樣有限。
此次妖王聚義,這位驅神大聖便始終沒有露麵。
七大聖中除了驅神大聖禺狨王之外,另還有一位覆海大聖蛟魔王也未曾現身。
拋去這兩位與齊天大聖美猴王孫悟空...剩下都應了牛魔王之邀,前來積雷山聚義。
通風大聖彌猴王負責打探唐僧師徒的動向,鵬魔王負責傳遞消息,牛魔王是帶頭大哥...而剩下的最後一位移山大聖獅駝王,因為生性莽撞...故而牛魔王使了酒色將其拖在積雷山,暫時不叫他惹是生非。
其實頭一個來積雷山聚義的,不是彆人,正是這位移山大聖獅駝王。
他早就叫囂著要去截殺唐三藏,但牛魔王怕他妄自送了性命,因此才一直攔著他。直到唐三藏硬扛天劫將紂王送入輪回的消息傳至積雷山之後,這位移山大聖獅駝王才稍稍安分了些。
且說鵬魔王返回積雷山,通風大聖化入風中,消無聲息的靠近了火焰山——
此刻正值二郎真君將那火龍降服,看似渺小一粟的三藏法師,卻以人身散發佛光將這兩百丈的火鳳懾服於半空。
金光化作一道牢籠,將這火鳳禁錮其中。
法海一邊以法力限製其行動,一邊兒以佛法淨化其凶戾本性。
這幅場麵,似乎也正應了佛法與法力的關係,隻有擁有足夠強橫的法力,才能叫這些不服管教的生靈,能夠乖乖聆聽佛法教誨。
正如眼前所見。
似悟空之流,法力雖然深厚,但畢竟佛法修為不夠...因此隻能以蠻力將三隻火靈擊散。
而法海不一樣...
此刻眼見這火鳳在佛法的感召之下,已經漸漸熄滅了凶念,原本暴烈且時刻散發著炙熱火光的赤焰,此時似乎也變得柔和了不少。
火鳳二百丈的身軀,也隨著凶性的消散逐漸化小。
就在眾人歎服三藏法師佛法修為之時,忽一陣惡風席卷——
所謂火借風勢,這惡風又是起自巽地,吹向離位,火勢憑空又增長了三分。
洶——!
自風剛起時,悟淨便有了感應,但等他有所反應的時候,風勢已成,連帶著火焰山的火海,也隨著風勢儘皆向著師父的方向席卷而去。
此刻正是師父收服火鳳的關鍵時刻,大師兄等人又各自鎮壓著一塊兒火磚,以防火靈吸收了足夠的火氣而複蘇...
悟淨以附著在師父身上的靈體傳訊:“師父,有宵小作怪,弟子來擒他。”
另外的三道靈體,自然也是向大師兄等人示警。
言簡意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