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惡務儘。
這一山的小妖,隻憑他們師徒怎麼可能抓得完?
再加上靈山佛門的不作為,讓法海對這西洲佛境愈發失望...便也隻好請來二郎真君出手。
心中一個念頭響起,遠在灌江口的六耳獼猴已經聽到了。
二郎真君也一向雷厲風行,況且他早就等著三藏法師傳訊,甚至還算著三藏師徒的腳力,這段兒時間便跟六耳獼猴在一起...
得了三藏法師的傳訊,二郎真君上了天。
原本他不用如此,但玉鼎真人建議他最好還是去天庭問問,最好是向玉帝討來一道旨意,那就最好不過了。
畢竟...青獅、白象與金鵬,此三妖的來曆即便是在玉鼎真人看來也十分棘手,這不是以往的山野妖怪,不是說他楊戩領著天兵天將過去,說剿滅便能剿滅的。
即便是跟三藏法師聯手,也十分困難。
但若是有了玉帝的詔書自然一切就不同了...
雖然楊戩身為三界司法天神,玉帝也給了節製天庭兵馬的權利,但司法天神調兵與玉帝發兵的意義,自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二郎真君上了天,在淩霄寶殿見了玉帝。
“你有一個好師父。”玉帝將一張早就寫好的詔書送到了楊戩麵前。
楊戩看著手中的詔書,問了一句:“若我沒來,會怎樣?”
玉帝笑了笑,“會在獅駝嶺遇見些麻煩。”
還能有什麼大事?
楊戩是三界司法天神,更是他這個玉帝的外甥。
唐三藏是如來佛祖的弟子,如今更是有傳言說佛祖欲意讓唐三藏接掌靈山...
如今的三界,若是他們兩個聯手想要辦成一件事情,即便是有人不想讓他們的辦成,最多也就是帶來一些麻煩。
即便是他們是截教的大仙,亦或是佛母的弟弟,都攔不住。
但麻煩終究是麻煩。
三界早就不是當年的三界了,坐鎮靈山的如來佛祖也並非是單純的截教大師兄多寶道人。
楊戩手持聖旨,開始調兵遣將。
而法海看著眼前的妖山,心中更生感歎。
也難為菩薩當年在長安城的那一番話,若當真叫唐王來瞧瞧這西洲究竟是個怎樣的地界,恐怕任憑菩薩之言如何天花亂墜,也絕難生出叫三藏法師西行取經的念頭。
如是再叫他看到西洲的百姓是如何被妖魔的肆意欺淩...怕是要叫這位人間天子再起雄心。
當年秦王一統六國,成千古一帝。
中原曆代帝王莫不想效仿之,這也是為什麼南洲的帝王總是想著一統天下。
唐王陛下若是率領大唐鐵騎,將四洲一統...那將會是何等景象?
法海看似穩重,其實骨子裡並非是個的安分的和尚...否則也做不出“妖精,我要你助我修行”的事情來;更彆說明明輸了卻不承認,還要殺人滅口。
此刻聽了這獅駝嶺土地與山神言說這山中的三位大王形象,心中大約也猜到了幾分他們的跟腳來曆。
他們確實來曆不小,並非無名之輩。
若說三界之中的青獅妖與白象妖絕非一兩隻,但能被賽太歲稱為故友的,恐怕隻有兩位。
便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坐騎——青獅白象。
他們正是賽太歲,也就是金光仙在截教的兩位同門師兄,虯首仙與靈牙仙。
虯首仙...靈牙仙...靈牙仙...
法海默念了幾遍“靈牙仙”的名號,少見的麵露為難之色。
自己門下有一位弟子喚作悟相,便是在寶象國收下的那位“靈牙象佛”,卻是這位靈牙仙的兒子。
.....
小白龍這會兒已經化為了蛇妖,成功潛入了獅駝嶺之中,成為了巡山小妖中的一員。
有大聖這位精通變化之道的師兄在,小白龍源自龍族血脈的神通變化之法,自然也愈發精進。
但他還是最喜歡變成白蛇...因為每當自己變成白蛇的時候,總會覺著師父的目光會停留在自己身上。
上次在七絕嶺的時候也是一樣,那紅鱗大莽不過是個尋常蛇妖,師父竟要親自出手降服...可見師父對蛇妖一類,情有獨鐘。
小白龍當然不知道師父的過往,如若不然,他是萬萬不敢在師父麵前變化的。
也多虧了他是出身西海的小白龍,若是出身東海的小青龍,尋常再變成個青蛇出沒...那樂子可就太大了。
“兄弟們!這位白兄,是從七絕嶺逃難來的兄弟!”巡山統領將小白龍帶去了鑽風營,向麾下的小鑽風介紹道:“如今也是咱們鑽風營的兄弟了,他是遠遠見過那唐三藏與孫悟空的!”
假托來曆,這是小白龍的拿手好戲。
七絕嶺本就是紅鱗大莽的地盤,獅駝嶺的妖怪自然是知道的,似獅駝嶺這等大妖山,他們又是負責打探消息與巡山的鑽風營,對於周遭有哪些妖王自然是打探過的。
再加上七絕嶺那地方實在是特征明顯,小鑽風隻一開口,群妖便頓時了然。
有些開始起哄:“我看他不像是七絕嶺來的,那地方臭氣熏天...這位白兄弟卻相貌白淨...”
有一隻女妖眼似桃花,扭動著妖媚身姿,卻道:“你難道不知蛇妖一向都是這般陰柔相貌?況且那七絕山的爛柿子都在表地,山中洞府又無什麼大礙...”說著,她便笑言了一句:“白兄弟家中可有娘子?”
縱然小白龍已經遮掩了本相,甚至麵上還覆蓋了細細一層蛇鱗...但對於獅駝嶺中的女妖們來說,卻正對了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