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2 / 2)

嘭!

隻是還不等他說話,藥師佛卻揮手揚出一道佛光,佛光正中法海雷音如來...法海雷音如來帶著許些錯愕,緩緩倒在了日光菩薩的懷中。

“阿彌陀佛。”藥師佛顯然得了他師尊的真傳,麵皮堅實,這會兒向著三藏先念一聲佛號,而後接著說道:“三藏,得饒人處且饒人罷...他修為儘失,已然為自己莽撞與錯誤付出了代價...”

“阿彌陀佛。”法海聽了藥師佛之言,既沒有反駁也沒有答應,反而是向著藥師佛也念了一聲佛號,而後又問了一句,“法海雷音如來與悟空鬥法,輸贏本就各憑本事...隻是不知道,佛祖口中的錯誤,是什麼呢?”

法海不僅僅是佛魔一體,即便是作為人的時候,他也是個個性極其的複雜的個體,似乎有多種完全不同的性格,彙聚混雜他這一具軀體之內。

而導致他性情波動變化的因素,則是要看他所麵對的對象。

在善者麵前,法海無疑是三界廣受敬仰的大德高僧;而若是對上那些作惡之輩,自有明王相顯現...而在麵對凡人與仙佛的之時,法海的內在情緒自然也會隨之變動。

這並非是法海的修行不到家,不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而是他心境早已大成,並不用這般刻意控製。

硬要說的話,算是超越了“看山是山”與“看山不是山”的境界,達到了“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其實當真說到心境的話,能以凡人之心操控佛魔兩道的法海,恐怕也沒人會質疑他的心境。

三藏之言,顯然讓藥師佛也有些措手不及...話說這三藏法師的脾性,與自己的二師兄緊那羅也當真是有幾分相似

他雖然沒有跟金蟬子打過交道,但聽過些傳言,今日隻看如今三藏行事,甚至比傳言有過之而無不及。藥師佛也不奇怪為什麼當年如來佛祖偏偏把他打發去輪回曆劫了。

現在是形勢比人強。

何況剛才如來佛祖都親自言說要升大聖為大職正果,再加上觀音菩薩早就擺明了立場,堅定的站在三藏這一方...隻憑自己一個琉璃淨土,又能掀起什麼風波來呢?

這樣啞巴虧是吃定了。

但不論如何,自然要將法海雷音如來護住,這也是藥師佛的底線。否則人心就散了,人心散了...隊伍自然就不好帶了。

隻是藥師佛一時也想不出什麼萬全對策,況且話是自己起的頭...

頭疼。

這唐三藏當真是難對付,難不成下凡間曆劫,當真能有奇效?

若是這金蟬子當年隻是如來佛祖門下的二弟子,而如今隻看他的氣勢,仿佛都要跟他們這些佛祖教主們平起平坐了。

念及此處,藥師佛當即有了計較,開口說道:“犯了佛門戒律。”

法海也不問他所犯究竟是什麼戒律,他看藥師佛神情,便知對方已經想好了後續。

果不其然,藥師佛開口說道:“佛者犯戒,罪加一等,貧僧便罰他入人間轉世曆劫。”

說完之後,藥師佛也不等眾人同意,便揮手將其直接送到了陰山道場,速度之快,好似生怕被三藏攔截一般。

琉璃淨土的僧眾見到這個場麵,也是稍稍舒緩了一口氣,顯然並沒有將轉世曆劫這種“小事”放在心上,何況法海雷音如來本就被大聖廢了修為,此番藥師佛將其送入陰司轉世重修,也算是順勢而為。

無論如何,轉世重修總是要好過被三藏的“大日佛焰”超度吧?那可是真靈還散於三界,真正的一死百了,永久解脫。

但能活著,誰又願意死呢?

哪怕是轉世重修。

法海雷音如來畢竟是也是一尊佛,還是得走地藏王菩薩的門路。

隻是連他本人也沒想到,這一閉眼,一睜眼...映入眼簾的便是地藏王菩薩與諦聽。

“阿彌陀佛。”

麵對這位地藏王菩薩,法海雷音如來可沒有絲毫脾氣,即便他是有佛號,卻依舊還是先向地藏王菩薩行一佛禮,而後才好奇詢問了一句:“貧僧怎麼會在菩薩這裡?”

地藏王菩薩看向了諦聽。

諦聽知道有些話自家主人不太方便說出口,故而善於聆聽三界秘聞的諦聽就替主人解釋道:“尊佛有所不知,是琉璃光王佛怕您被三藏法師以大日佛焰超度,故而先一步送您來陰司陰山道場,讓我家主人送您轉世曆劫,功成之後,再歸琉璃淨土。”

他其實本已經做好了被三藏超度的心理準備...此番聽了諦聽之言難免神情複雜,一時竟不知道是是否應該感謝藥師佛。

過了片刻。

地藏王菩薩向法海雷音如來說道:“走吧,該上路了,貧僧送你入六道輪回。”

似乎在等候著什麼的法海雷音如來先是一愣,而後不解道:“怎就我一人?”

地藏王菩薩也有些沒弄清楚這法海雷音如來這沒頭沒腦的一句話是哪裡來的,還得是諦聽,它自然知道法海雷音如來心中所想,信口而言:“藥師七佛中的另外幾位,都已經先後落敗...隻是他們都服輸,且既並沒有稱呼大聖為‘妖猴’,更沒有質疑大聖的成佛資格...”

法海雷音如來:...

“隻憑孫悟空一個人,如何能勝?”法海雷音如來有些想不通,他是跟孫悟空交過手的,自己雖然看似是慘敗...但其實雙方的實力差距並沒有想象中的懸殊。

隻是那孫悟空不講武德,一上手都不做試探,便全力出手。

自己觸不及防之下,還來不及施展全力,便被對方壓製...所謂久守必失,這孫悟空也當真不愧是能在武藝上與楊戩戰平的存在,自己隻是一個疏忽,露出一個尋常時候根本微不足道的破綻,便被孫悟空抓住了機會。

直到自己被擊落至大雄寶殿中,也沒能尋到什麼反擊的機會,更彆說是反製孫悟空,反敗為勝了。

自己一個人大意落敗,總不能另外幾佛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吧?

正在他心裡止不住的胡思亂想之際,諦聽又道:“他們在大雄寶殿之巔鬥法太過吵鬨,且餘波影響到正在同大雷音寺中的僧人們辯經的悟淨,故而引得悟淨出手...哦,你可能還不知道,這悟淨乃是前九世取經人的執念所化,而後得三藏渡化,歸於佛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