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龍王這一手,雖然說是借花獻佛,但似乎對於這一柄龍須拂塵來說,正也是物得其所。
蒼穹之上那“大威天龍”四字餘音還未曾散去,此刻去看手持龍須拂塵的三藏法師,甚至能感受一絲始終隱藏在三藏法師那謙遜神情之下的狂傲。
尤其是那些知道三藏法師還有魔性一麵的仙佛們,更是覺著這一柄龍須拂塵,與三藏法師甚是相配。
人間常有寶馬配英雄,紅粉送佳人之說,於修行界的仙佛,同樣也是如此。
隻有修為高深,法力高強者,見了那難得的靈寶,才能開口道一句“有緣”,否則多半也是懷璧其罪,遲早遭人算計。
而西方教的準提教主尤擅此道...且更甚之,不僅僅是靈根靈寶,便是麵對一些天賦出眾的人才,他也會蠢蠢欲動。
可以說西方教能有當年之局麵,準提教主功不可沒,全是他一鋤頭一鋤頭挖來的。
隻是沒想到,到最後不用他挖牆角了,卻是東方聖人主動把人給他們西方教送過來...然後霸占了他們的靈山,雖然沒有把他們原本西方教人的趕出去...可看看現在佛祖菩薩他們乾的事兒?
當真不是自己拚搏來的家底,是一點都不心疼,想一出是一出,隨心禍禍。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不論是對於佛祖,還是菩薩來說,西方教似乎都更像是他們漫長生命中一站...並且相對於大乘佛法的傳揚來說,他們兩位一直都是儘心儘力。
或許佛祖被坐困靈山,輕易不能外出,但觀音菩薩行事,即便是接引佛祖也無可指摘...何況甚至就連他自己對觀音菩薩也是非常佩服的。
因為菩薩始終致力於在三界普渡眾生,導致菩薩幾乎都成為了佛門代言人...提起佛門,眾生首先想到的竟然都不是佛祖,而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
這也是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事情,即便是元始天尊私下都同太清聖人提起過:“吾甚至懷疑...當年收慈航入道門,是不是強斷了西方的機緣...畢竟現在看起來,她似乎比那佛門二聖,更像是佛門中人。”
太清聖人:...
這話聽起來似乎好沒道理,但細細思索一下,還當真有幾分門道。
“人間有一句話,叫兒孫自有兒孫福。”太清聖人當時隻是笑道:“你這個當師父的,難道能安排他們一輩子?”
這倒是太清聖人一貫風格...而且對於太清聖人來說,其實還挺想要看到門下弟子百花齊放的姿態的,若都是千篇一律,好似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那樣,似乎也沒必要收那麼弟子,隻收一個最好的就夠了。
因此,太清聖人門下隻有一位親傳——玄都大法師,乃是三教大師兄,以前替太清聖人執掌人教...封神之後,便跟著太清聖人一同離開了三界,坐鎮混沌之中的玄都城。
玄都大法師離開了三界,再加上人王時代已經過去,故而本就不活躍的人教,雖然沒有徹底銷聲匿跡,但對於人族的影響,也愈發微弱。
似那諸子百家中的“史家”,便是人教的傳承...如今在人間執掌人教的,卻是李淳風這位玄門高士,隻是他與以往人教弟子不同,並沒有選擇著書立傳,為後世留下史書傳世...而是夥同了袁天罡這位道家傳人,兩個人聯手要推演後世,為後世子孫鳴鐘示警。
但...自三藏法師西行以來,這天機便混亂不堪,連聖人化身以及玉帝與鎮元子這等大仙都算不明白的事情,更何況是他們兩個?
但他們兩個並不氣餒。
至於玄都大法師坐鎮著的玄都城,也正是當日大聖在終南山向鎮元子請教過的那個玄都城,此地可以說是為三界抵禦域外天魔的第一道防線,而玄都大法師已經在玄都城鎮守了一千多年。
玄都大法師,乃是女媧娘娘捏成的第一批人族...可以說是人族的活祖宗了。
也隻有這樣人族老祖宗在執掌人教的時候,當年那些個縱橫三界的人王與文官們,才能多多少少受些約束,聽些教化。
不然以那群人王的性子...恐怕即便是麵對聖人,也敢去試試對方的斤兩。
但人族對祖宗的恭敬,似乎是刻在骨子裡的基因,玄都大法師明明就是一個溫潤如玉的謙謙公子,可除了伏羲大帝之外,即便是顓頊與大禹此等脾性暴躁的人王,見了這位人族老祖也都是一副安分模樣...若是玄都大法師能誇他們幾句,甚至還會露出如同孩童般純真的微笑。
隻能說反差過大,若非親眼所見...根本不會知道火雲洞的人王們,還會有這樣的一麵。
三界之外,混沌之中。
三清中的兩位、女媧娘娘以及西方二聖,此刻彙聚一處。他們的目光也相當一致,望向那並不可見的三界之中。
至於為什麼說是三清中的兩位,那是因為通天教主在當年封神大戰時,最後擺下的萬仙陣被破,後手六魂幡又遭長耳定光仙背叛,沒有起到絲毫作用...最後一怒之下,想要一不做,二不休,再立‘地水火風’,換個世界...
但之後道祖鴻鈞道人顯聖,將通天教主直接帶走,將他關在紫霄宮中思過。
這也是為什麼其餘幾位聖人在人間具立下了化身,而通天教主什麼都沒有留下的原因...
眼下通天教主依舊被關在紫霄宮,剩下的幾位聖人,除了準提道人之外,都感應到了三界之中發生的事情,便不約而同的在三界與混沌的邊緣交界之處相聚。
準提道人感應不到,是因為他留在三界的化身已然圓寂了,失去了與三界聯係的媒介...不過幸好在混沌之中時,準提道人與師兄接引道人寸步不離,故而接引道人察覺到了三界生變時,自然也不會瞞著準提道人。
“無量道尊。”
元始天尊一身的杏黃道袍,麵色威重嚴肅,當先開口說道:“似是佛門有所異動,以至於引動了天道異象。”
他們的元神都是寄托在天道之中的,天道之中忽然出現了那般雄渾的一股佛韻,他們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隻可惜,不論是寄托在天道之中的元神,還是留在三界的化身..其實與他們本體,並不能達成直接交流...也隻能是憑借他們本就是一體同心的關係,能有隱約感應到一些變化。
太清聖人則是笑嗬嗬的向著準提道人與接引聖人說道:“恭喜二位道友了,算算時間正也是西遊結束前後,想來佛門大興,已成定數。”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