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書。
相對於天書封神榜、與人書生死簿來說,似乎在三界之中並不怎麼顯眼,但絕對無人敢忽視地書的存在。
傳聞中,地書還有很多名字。
比如《天地寶鑒》《大地胎膜》《談地真經》等等,還有人說地書是《山海經》...
當年法海與鎮元大仙論道時,鎮元大仙對此曾經做出過解答——
以上都可以說是地書沒錯,但地書絕不隻是他們。
簡而言之,不論是《天地寶鑒》《大地胎膜》,還是《談地真經》《山海經》,都也隻是地書在三界的顯化。
而地書的神妙,遠不止於此。
據說其中內涵山海,便是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樹,也全賴地書中的水土才能在三界之中養活。
相對於封神榜與生死簿來說,地書畢竟是獨屬於鎮元大仙的成道之物,旁人也不可能越過真元大仙去窺探其神妙。
但可以想象的是,鎮元大仙能夠把萬壽山放在西牛賀洲,且讓優婆羅陀佛與接引佛祖兩位聖人化身都無可奈何...這其中除了鎮元大仙本身的修為超絕之外,地書也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今日,在場的眾人可以說是能夠大開眼界了,畢竟能夠親眼見識到鎮元大仙祭出地書為三藏法師開宗而賀喜...絕對算是不虛此行。
往後行走三界,那可都是極大的談資,但凡說出今日景象來,那都是要引動旁人驚呼的。
這叫什麼?
這就是見識。
且說鎮元大仙一手托著地書,一手掐著法訣,口中念念有詞,卻全都是大家根本聽不懂的密語法文,一道道青光自地書之上流轉...
而後更見土玄兩色相交,化作龍形於半空中纏繞。
這是!
龍脈?!
李世民下意識便從座位上站起來,但隨後便眉頭一展,似是長舒了一口氣。
不!
不是...隻是龍形,並無龍氣,應當隻是凝聚出了一條靈脈出來。
身為天子的李世民,對此等氣息最是敏感,他自然能夠察覺到其中的關竅。
眾人見此刻見一條靈脈竟然就在鎮元大仙舉手投足間凝聚...心中驚駭之意,更是難以言表。也就是這大慈恩寺在長安城中,若是將這一條靈脈化入鄉野之中,恐當即便是一座洞天福地。
不愧是地仙之祖,果真出手不凡。
“唯識法教,既然是佛門大宗,其山門之處,豈能無靈脈?”
長安是大唐國都,天子所在,更是龍氣彙聚之所。
鎮元大仙自然知道輕重,自然不會讓長安城中出現第二條龍脈,隻是這由地書山海顯化之靈脈皆為龍形而已。
況且這人間龍脈其上的因果非同小可,鎮元大仙作為玄門大能,輕易也是不願意同“人道”有什麼糾葛的。
鎮元子以大法力,將這靈脈壓縮,遁入在了大慈恩寺之下。
轟——
彆說是一個大慈恩寺,就是整個長安城,也同樣受到了惠及。
天地靈氣仿佛歸巢一般,向著長安城中奔湧而來,與之前那先一步會彙聚而來的佛門氣運,似乎還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鎮元大仙扶須而笑曰:“此番,才像是個佛門大宗之景象。”
從東海仙島過來的神仙們見了這等景象,也是紛紛讚歎鎮元子神通,這一條靈脈彙入大慈恩寺之下...假以時日,等此靈脈成長起來,恐怕這整個長安城都要了不得了。
而受到這些靈氣洗禮的凡人們,其天賦資質,也絕對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等今日之事傳揚出去,這大慈恩寺的香火想不旺盛都難啊。
但...大慈恩寺不受香火。
好處,鎮元大仙是給的足足的,至於說這一條靈脈灌注下去,給大慈恩寺帶來的麻煩...那就要看三藏法師自己的手段了。
畢竟因果循環,天下也沒有掉餡餅的事兒。
既然得了這些機緣,那麼自然就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來,而法海最不怕的就是這個,可謂是來者不拒。
如果連這點賀禮收得都畏首畏尾,也不必在人間普渡什麼眾生,不如尋個深山躲起來,獨善其身的好。
法海很清楚一件事,僅憑一己之力,想要渡化眾生無異於是癡人說夢。
觀音菩薩怎麼樣?
救苦救難千多年,這三界不照樣還是這個樣子?
遇事求神拜佛,是最不可取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求救不如自救...唯識宗的教法,便是教人自救上岸的。
當然,在自救的路途中,順便向同路之人搭把手,那就更好了。
想要做成此事,不在一朝一夕,法海更不會好高騖遠。
故而,要先做一個基本盤出來,因此適才他受大日如來所邀,自證如來;又沒有拒絕天庭的天道擢加,升唯識宗為唯識法教,成為佛門大宗...現在麵對鎮元大仙所贈的一條靈脈,也一並坦然受之。
唯識法教想要真正在三界站穩腳跟,唯識教法想要真正在三界弘揚出去...這些都是必不可少之備。
一個教宗,總不可能隻有他一個人。
靈氣太盛,對於長安來說其實並不是好事兒,也就是現在大唐的文武還算是龍精虎猛,精明強乾,否則他們還真沒把握應對未來之變化。
而法海自然也知道,在中原這片土地上,宗門是絕不可能淩駕於國家之上的。
否則火雲洞中的人王們,絕對不會坐視不管...天道,也不會允許在南州發生這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