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之中的判官有很多。
但真正能被稱為大判官的,隻有四位...哦,眼下是三位。
為首的自然就是掌管陰律司的崔判,崔玨左手執生死簿,右手拿勾魂筆,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當年他還在人間為官時,便已然可以“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可謂是“發摘人鬼,勝似神明”。
再一個,便是當年夢斬涇河龍王的魏徵,死後入了陰司為官,執掌賞善司,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
第三個,便司職罰惡司的鐘馗,執掌孽鏡台,凡來陰司報到的鬼魂,在孽鏡台前映照,顯明善惡、區分好壞,惡魂全由他來處置。
第四個陸判雖然還未出世,但法海是知曉的。
隻是今日這三位具公乾外出,都不在陰司,此刻在閻羅殿中司職的,便是三大判官之下小判官。
“何事如此慌亂?”秦廣王目光一凝,沉聲問道:“天竺國陛下魂魄何在,怎還未請來?”
一個小判官連忙上前解釋道:“陛下...天竺國皇帝的魂魄,並未被拘來陰司...屬下適才翻閱生死簿,見...見...”
“見什麼?”
“天竺國陛下還有九年陽壽未儘...”
這話一出,秦廣王就坐不住,三兩步走過去,將他手中的生死簿副冊取來,一眼就尋到了天竺皇帝的名諱,正也見得其後注明了他陽壽之數,此刻也是忍不住驚叫了一聲:“怎會如此?!”
陽壽未儘,不代表不會死。
要不然,地府也不會有那麼多橫死的鬼。
區彆是在於,如果在陽間的屍身完好無損,那就還有還陽的機會,反之...便也隻能是留在地府之中,等陽壽耗儘了,再去轉世投胎了。
就好比當年的烏雞國主,死了三年依舊可以回魂...其根本還是在於肉身被井龍王護著,再加上陽壽未儘,才能起死回生。
否則,神仙難救。
這事兒本也尋常,可偏偏出在了天竺皇帝的身上,再加上這位天竺皇帝還與三藏法師交好,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結了。
人不在地府。
秦廣王見三藏法師的神情似有些凝重,正想要說些什麼的時候,便已經看到三藏法師起身:“既然魂魄未來地府,貧僧就告辭了。”
法海也不問他們能不能找到天竺皇帝的魂魄...畢竟既然已經出了這樣的事情,便不是這些地府陰神能處理得了的了。
他們見三藏法師要走,也不敢上前阻攔...彆說能不能攔得住,萬一真把三藏法師攔住了,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法海離開了陰司,直接去了陰山。
如果說三界之中還有誰能知道天竺皇帝的下落,或者是這件事情的始末,那估計就是地藏王菩薩座下的諦聽了。
“阿彌陀佛。”
三藏聖如來與地藏王菩薩相互作佛禮相見。
諦聽也一副乖巧的的模樣,向著三藏法師討好道:“見過聖佛。”
法海向著諦聽微微一笑,“看來你已經知我來意。”
“是。”諦聽點頭,“但聖佛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嗯?”
“不是我不肯說,實在是...我也不知道他去了什麼地方,我知聖佛要來尋我時,便已經催動神通,在三界之中探尋天竺皇帝魂魄的蹤跡,可一無所獲。”諦聽自然不敢在三藏法師麵前說謊,沒人比它了解三藏法師的手段。
甚至於說,三界之中的那些神仙們,也再沒有人比三藏法師更坦蕩了,畢竟這位是明知道諦聽的神通,卻依舊還敢放開心扉,毫不設防的讓諦聽去聆聽自己心聲的狠人。
也正是如此,見識過了三藏法師內心世界的諦聽,才在麵對三藏法師的時候,不敢有半分欺瞞。這可是連地藏王菩薩都不曾擁有的待遇。
“連你也不知道他的蹤跡?”
“是啊。”諦聽畢竟不是萬能的,“按說一個凡人的魂魄,本不應該逃過我的探查,除非是有人故意將他封禁...但這也會留下相應的痕跡。可這一次...若非是動手之人的法力修為已經能夠達到完全將我神通屏蔽之境界,那麼還剩下最後一種可能就是...我懷疑它的魂魄,已經不在三界之中了。”
“我更加傾向於後者,因為在三界之中,似乎也沒有什麼大神通者,會去用這樣的手段,去針對一個天竺皇帝...”
諦聽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法海與地藏王菩薩,也認為諦聽所言不無道理,那麼既然他的魂魄不在三界...那會是去了什麼地方呢?
“魔界!”
法海與地藏王菩薩對視一眼,給出了答案。
有諦聽在,魔界之中出現異變的事情,地藏王菩薩自然也是知曉的,當日他們在靈山大雄寶殿之中議事的時候,本也沒有隔絕諦聽的探聽,就是讓它將魔界的事情,告知給地藏王菩薩。
畢竟相對於天界與人間,冥界是最容易被魔界入侵的地方,如果說以往隻是一個無天魔祖的話,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聯手,自然不必畏懼。
可如今多了一個玉帝的魔界化身“奎剛法祖”,冥界的處境就沒以往那麼安穩了。
法海離開了陰山之後,又去了一趟灌江口...畢竟諦聽與六耳獼猴神通雖然相似,但側重點還是有些所不同的,再加上六耳獼猴眼下負責監察三界,希望可以有些彆的收獲。
但結果還是一樣的,六耳獼猴也聽不到天竺皇帝的魂魄究竟在什麼地方。
此事一時也難以水落石出,法海囑咐六耳獼猴讓他分心在李世民以及西洲幾位國主的身上,並且時刻探聽魔界原本幾處魔界裂縫的狀況,若有異象第一時間通知自己。
聽聞三藏法師來訪,楊戩也放下了手頭的公務,先來同三藏法師接洽。
兩人一對視,便知道雙方都是“魔界異變”的知情人,便交換了一下雙方知曉的情報,互通有無,做到心中有數。
當得知不論是玉帝還是佛祖,都要在大劫來臨之際轉世投胎時,三藏法師與二郎真君同時陷入了語頓之中...一旁的六耳獼猴更是說道:“該不會就是他們兩位為了有個借口下凡,故意做出來的局吧?”
應該...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