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其實對於紫微大帝本身來說,李世民在下界行事,他原本也不想過多的乾涉。甚至他還希望李世民能夠突破“天子”的限製,或許他本身也不希望人族成為天道的附屬,故而那些化身下界之後,才會有如此作為。
“依朕之見...天子不能長生既然沒有明文寫在天條之中,或許就應當對照人間修士,在突破自身原有壽元之際,降下災劫。能過者,便可續享其後的壽元;否則,便是身死道消。”
二郎神沉聲道:“此類境況,真君神殿之中並無案例可尋...但若是追溯到人王時期,除卻紂王之外,基本上都是以人王們自身壽元作為陽壽,幾乎也沒有什麼差彆...而天子治世之後,曆朝曆代的天子,甚至都不能順利活到生死簿上所記載的陽壽時限,再加上他們也無什麼功德在身上,反而是業障纏身...死後下了地府,便是還有陽壽,也沒有什麼還陽重生的機會...這一點,想必崔判應該了解。”
一旁的崔判連忙點頭道:“正是如此,人間帝王能壽終正寢者寥寥無幾。”而後他又向紫微大帝與二郎真君解釋了一句,“小神雖然在地府任職時限尚淺,但因為司職陰律司,代掌生死簿與勾魂筆...故而對這些事情,知道的稍微詳細一些。”
那人間看似最尊貴的帝王宮殿之中,其背後隱藏的黑暗,也是常人遠不能想象的。
但對於生長在那一座宮城中的人來說,似乎陰謀詭計,爾虞我詐...便如同尋常百姓對柴米油鹽一般,司空見慣。
崔判無疑是個負責的陰神,他自上任起始,對手頭的工作,便沒有絲毫懈怠。
而他當年還在陽間做潞州長子縣令時,便已經可以“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民間說他“發摘人鬼,勝似神明”,陽壽儘時,魂歸地府,直接走馬上任,成為掌管陰律司的大判官,為善者添壽,讓惡者歸陰。
紫微大帝聽二郎神話中的意思,似乎同自己有不謀而合之相,便向他詢問道:“真君如今還擔著整理與補充天條的重任,既然此事以往並不成例,更為明文規定...不如此番借機,就定下一個具體章程來。”
二郎真君顯然也是這個意思。
他活了快兩千年了,什麼樣的人間帝王沒見過?
但似李世民這樣的,即便是他也不希望對方就這樣魂歸地府,人間難得出一個聖明之君...當年秦皇與漢武先後隕落時,他便已經有所意動...可惜自己那個時候也沒有立場插手人間皇朝之事,如今身為司法天神,便不能視而不見了。
神仙的職責是什麼?
或許對於玉帝來說,是維護三界的秩序...但在楊戩看來,是要造福眾生的。基於這樣一個理念,他們舅甥兩個的行事差彆,便也就不難解釋了。
不過現在正是他們兩個人之間的“蜜月期”,再加上三百年後玉帝還要轉世曆劫,到時候這天庭還得交給楊戩來打理...故而,這些日子玉帝也就是處理一些尋常事物,那些涉及核心之所在,也已經開始慢慢向真君神殿傾斜了。
對於此事,楊戩也是心知肚明。
他其實向陛下詢問過,既然有亞君紫微大帝在,為什麼不讓紫微大帝代政...反而是選擇了自己?
玉帝並沒有多解釋,隻是說道:“怎麼,你是怕你擔不起這個重任?”
即便是兩個人和好,可楊戩卻還是生吃了玉帝這個拙劣的“激將法”,而後玉帝才解釋道:“主要是考慮到你是天條的完善者,想必那個時候也正新天條剛剛出世的時候...你放心將它交到旁人的手中?”
楊戩自然是不放心,萬一有個什麼意外,自己的一番心血,豈非是白費了?
而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玉帝並沒有說,乃是他看過了“伯邑考”“劉邦”“劉秀”以及如今這位“李世民”,這四位紫微化身在下界的“表演”之後,對紫微大帝便始終不能真正信任。
所謂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的化身能在魔界與魔界意誌融合,這其中跟自己的本性,其實也脫不了乾係。
推己及人,玉帝認為紫微大帝,也是如此。
若當真給他掌權之機,恐怕等自己渡劫歸來之後,天庭便絕非如今的這個天庭了。
雖然楊戩這小子同樣不安分,但玉帝自認為能夠把握住楊戩的性子,即便是在自己曆劫的時候,對天庭做出了一些改革,那也應該都在自己的預料之內。
可若是紫微大帝的話,自己對他的了解還是僅限於表麵,變數無疑會很大。
楊戩還是要更周全一些,“此事倒也不必一錘定音,稍後我便去請見玉帝,得玉帝許可之後,吾便親自往陰司走一趟,同地藏王菩薩與酆都大帝,商議出一套專門適用於‘天子’的特彆條例。”
“善!”
紫微大帝表示認可。
其實不論是崔判還是楊戩,此來紫微宮也隻是確認一下他的態度,就算是他放了李世民的“自由”,但這件事情始終不能繞過他來進行。
紫微大帝也很清楚這一點,而且在得知大家的“願景”本就是一個方向之後,便從根本上決定了這一次非常融洽的會麵。
等二郎真君與崔判先後告辭之後,伯邑考進入大殿,來到了紫微大帝的麵前。
“朕要閉關五百年。”紫微大帝對伯邑考說道,“這五百年內,紫微宮的大小事務,便由你來署理...另外,這五百年內,不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不要來打擾我。”
“是。”
伯邑考對此並沒有什麼意外的神情,畢竟自封神上天以來...這紫微宮的事務,本就是他一直處理,因此他的內心毫無波瀾。
......
瑤池。
當玉帝得知了楊戩的來意之後,他也是點頭應下了此事,道:“此事並非不可行,但‘死劫’之落實,也決不能敷衍。”
玉帝之所以能夠答應,其實也是因為這件事情,並不算是違反了天條。
即便是人族君王,能夠修行血脈之力突破原本僅有的壽元上限...但彆說三五百年,就是千年萬年,在玉帝這樣神仙的麵前,也依舊是算不上是長生。
什麼叫長生?
壽元沒有上限,那才叫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