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聖母與西嶽廟向來是沒有什麼交集的,而且在華山一地,百姓們幾乎也都是在祭祀供奉三聖母,反而是作為西嶽大帝道場的西嶽廟,其實並沒有什麼香火。
但一向低調的西嶽大帝,對人族香火並沒有什麼的需求,反而有三聖母光芒在前,他們西嶽廟反而不那麼引人矚目,倒也十分自在。
就好比是東嶽大帝黃飛虎,他明明也有管轄陰司的職權,可若非必要,不也從不過問地府的事情?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三聖母娘娘忽然上門來,而且還點了“三娘”的名兒,西嶽大帝便知道恐怕是有麻煩上門了。
三娘,是西嶽大帝的小女兒。
除了這個小女兒之外,他還有兩個兒子,一個叫二郎,一個叫三郎...而大郎在幼年時便早夭了。
“不知三聖母尋我家三娘,可是有什麼事情?”西嶽大帝詢問了一句。
“是這樣的。”三聖母也是上門“求人辦事”,況且她的性子一向溫婉,這會兒更是十分客氣,“我要往人間走些時日,我那徒兒貞英,前幾日時也山下遊曆去了...帝君是知道的,我那廟中也就我師徒二人...如今我二人離山,總也不能空著...故而鬥膽想請三娘在我那廟中,當幾日廟祝。”
說完之後,三聖母停頓了少許,讓西嶽大帝將這個消息消化了一下,而後才問道:“不知帝君意下如何?”
“可以。”
西嶽大帝沒有絲毫猶豫,這並非是什麼大事兒,而且還能同三聖母結下善緣,對於西嶽大帝與三娘來說,都是一份機緣,“隻是這等小事,竟還勞煩三聖母親自跑一趟,但凡遣人傳訊過來...我便直接帶著三娘上門拜訪了。”
見西嶽大帝同意,三聖母也稍稍放心下來,“笑道,帝君難道忘了,這聖母廟中,眼下可就隻有我一人了,哪裡有什麼人能差遣?”
三聖母也不等西嶽大帝多說,便接著說道:“以往我們兩家不曾走動,卻不知道三娘是否拜有師承?”
“幼年時,曾送她在西昆侖修行...隻是在西王母娘娘講道時,能夠旁聽...並無師承,乃是散仙。”
“既如此...若是帝君看得起楊嬋,那就讓她拜在我的門下吧。”
以三聖母的脾性,讓人白幫忙自然是不行的...既然要請這位華嶽三娘在自己的廟中當廟祝,自然也要有個名分,聖母廟中畢竟冷清,那大徒弟李貞英終究是個閒不住的,倒是這蔣三娘...自己對她也算是知根知底,是個心地善良的女仙,可堪調教。
西嶽大帝顯然沒有想到三聖母竟然動了收徒之念...彆看他的神位是西嶽大帝,在下界也算是個不小的封疆大吏...可真要說這個,那比起楊家兄妹可真就差遠了。
以前比不起,現在更是沒法比。
連長公主瑤姬都死而複生,楊天佑雖然身上並沒有駙馬之位,但他曾經“大聖國師王菩薩”的身份,如今也早就傳揚了出來...
楊家之顯赫,恐為三界之首。
自己的女兒能夠拜三聖母為師,那可是天大的福分,將來前途不可限量。甚至連自己這華山神府,都會跟著一起沾光。
“三娘呢,快把三娘喚出來。”
蔣三娘十分順利的拜在了三聖母門下,這邊兒才舉行了拜師禮,那邊兒天庭的敕封已經下來了,因為蔣三娘還是西嶽大帝的女兒,便被直接封了一個“華嶽三娘”的神位,作為三聖母的侍從神,署理聖母廟的一應事物,尋常時候便以廟祝的身份住持聖母廟。
三聖母絕不是不負責任的人,蔣三娘初來乍到,她也不能就這樣把蔣三娘丟在廟中,自己一個人去人間遊曆。
而是在手把手的教導了蔣三娘兩個月,等她能夠獨立嫻熟的處理廟中事務之後,這才了下山。
.......
赤山。
由三藏聖佛與二郎真君聯手,山中的礦藏很快就被開采一空,並且已經被煉製成為了純淨度極高的赤銅...作為感謝,女魃娘娘還是做主取出一成的赤銅送給二人,作為出手幫忙的答謝。
女魃娘娘在玄都大法師來接她前往玄都城之前,選擇閉關修行...因原本是不需要如此的,畢竟她的修為已經到了自身的極限,即便是修行也沒什麼大用。
但是三藏聖佛與二郎真君自然不是白來的...二人借佛道之力化以陰陽,融自身血脈之力,為女魃娘娘填補虧損,或許不能讓女魃娘娘的血脈之力重回巔峰,但對她的傷勢,那也是會有極大的緩解。
域外不比三界,實力能增強一分,便是一道生機,女魃娘娘不會辜負他們兩個人的好意,而且此去玄都城,是要麵對那些凶殘的域外天魔,聽說域外天魔沒有感情,沒有痛覺...她要為自己負責,更要為身後的三界負責,因此她會做好最萬全的準備,在混沌之中,抵禦域外天魔的入侵。
女魃娘娘閉關,法海與楊戩便順勢進入到了北俱蘆洲。
北俱蘆洲法海還是第一次來,但當他真正踏足此地的時候,便感覺到了自身的法力與佛法似乎生出了些不受控製的波瀾...
也不是彆的原因,而是他身上的佛性與魔性,都覺著來對了地方...如果它們有情緒,那表現出來的一定是——為什麼有這樣的好地方,你不早點過來?
三藏法師身上一些的法力波動,甚至那並不安分的魔性,楊戩都是或多或少是能感受到的,但對於楊戩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兒。
三藏聖佛有魔的力量,楊戩自己也不同樣身負“恨”的力量?
佛魔對立,愛恨也是一樣。
雙方在一定程度上,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彆,佛魔在一念之間...因愛生恨的事兒,在三界也不少見。正因為自己是當事人,楊戩才更清楚,神仙動情之後,若不能妥善處理,那對三界百姓將會造成怎樣的傷害。
隻是有些時候,其間的界限並沒有那麼清晰,通常都是愛恨交織,糾纏於一處。
三藏法師為什麼在唯識教法的教義之中,定下“佛非佛”之念?
其實正也是向三界眾生宣明,如今三界的這些“佛”並不純粹...反正三藏聖佛他自己從來都不否認自己身上的魔性,甚至以往還將這一身恐怖的魔性在人前展露出來...
這事兒也就是他能做得出來,但凡換個彆的和尚,恨不得將這魔性死死封印,怎敢似他這樣隨意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