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無獨有偶;這是...宗門召集令!(1 / 2)

洛陽。

李治登基後不久,就改洛陽宮為東都。

並且還下詔曰:“二京之盛,其來自昔。此都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

很顯然,李治並非隻是一個會按照他父皇心意行事的工具人,他已經在為自己的以後做打算了。

李世民對於李治的行為,也並沒有太過約束,恢複洛陽東都的地位,本也就在他的考慮之中...畢竟“天無二日”,他這個太上皇貞觀帝同李治這個大唐天子,如果同居長安的話,遲早是要引發氣運上的衝突。

父子兩個都是擁有先見之人,不可能忽視如此明顯的問題,故而二帝分居兩京,一主內一主外,如此一來...許多隱患便都會消除於無形之中。

李治的治國本領,那是毋庸置疑的,雖然他不僅想要當一個守成之君,但他的父皇貞觀大帝實在太過耀眼,這一對比起來,就讓他這個其實足以算得上是一代聖明之君的大唐天子,顯得有些黯淡無光。

不過李治的心性還是穩健,即便是麵對這樣的情況,他依舊準確的尋到了自己的定位,該自己做的事情,他都會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不該他過問的事情,他基本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全都送到父皇在城外的行宮中去。

對於李治來說,他的存在...就是為父皇、為大唐積蓄國力,等到時機到來,便發動雷霆一擊。

隻是至於究竟是誰承受這一擊,目前大家都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大唐之凶猛,早不似往昔人間的王朝,如果那些所謂的神仙妖魔之輩,還以古早眼光看來看大唐...那麼可以建議他們的目光乾脆再放長遠一些,直接帶入上古人王時代去看。

李治心中有時候甚至還會冒出一個不足與外人道的大膽想法:貞觀帝?朕的三界兵馬大元帥罷了。

而他真想要有這樣的體驗,那麼就必須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完成更多的事情,最起碼要積攢下足夠大唐遠征一次的家底。

否則,一切都是妄談。

隻是當年李世民把大隋建造的洛陽東都拆了個七七八八,雖然後來也有過複建,但規模始終不大。

而且當年武媚娘入宮,也是李世民始幸洛陽宮,聽說年芳十四的武媚娘有“容止之美”,才召入後宮封為才人。

現在就隻等東都建成,李治就準備移駕洛陽,把長安城還留給自己的父王。

而此刻,李淳風已經帶著呂岩與李白這兩個小輩來到了這一座洛陽城中,洛陽城無疑是同長安齊名的天下古都之一。

而且相對於長安來說,洛陽也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作用,以及明顯優勢。

或許在軍事上洛陽要稍遜一籌,但在經濟上...無疑還是洛陽占優。

尤其是楊廣修建了大運河之後,更是讓洛陽如虎添翼,洛陽便自然而然才成為了大唐河運貿易的中心。

所謂:天下之舟船所集,常萬餘艘,填滿河路,商旅貿易,車馬填塞,若西京之崇仁坊...說的正是洛陽城之繁華景象。

可即便如此,想要始終保持這樣的經濟繁華,那麼是絕對離不開強大武力的守護的。

而長安的存在,正是保障。

現在是修行世界,自然是今時不同往日了,可在三十年前,大唐正是因為有長安作為都城,才能夠北拒突厥,西征西域...

否則,也不會有今日盛唐之氣象。

李淳風看著眼前的東都,對呂岩與李白說道:“如今的大唐,當以長安為頭顱,洛陽為心臟,此等河流為經絡...山川為四肢軀乾,合全境為一處,彙聚天下氣運,便可真正立足三界,不懼仙佛。”

呂岩與李白聽李村風之言,二人心中皆有感歎,一時頓生吟詩作賦之念。

可李淳風不等二人醞釀情緒,便分彆向二人下達任務:“我等的來意,路上已經儘數告知你二人,現在我們兵分三路...分彆去查探消息的來源,儘可能的往深處挖。但有線索,不可錯過。”

呂岩與李白對視一眼,知道此行來並非是跟著李淳風遊山玩水,敵人隱藏在暗處,他們甚至都不知道對手是誰,可見對方絕非是等閒之輩。

李淳風的數術卜算之道,那可是天下聞名的本領,即便是現在天機被遮掩,但似這樣的“小事”,按說並不會隔絕了他們的掐算。

可偏偏在李淳風經過卜算之後,就是一無所獲...要不然就是這件事非同小可,牽扯很深;否則就是背後另有高人,能夠遮掩天機,以此來蒙蔽李淳風的卜算。

無獨有偶。

遠在北俱蘆洲的袁天罡,其實也一直在卜算蝙蝠老祖的位置,但也同樣並無所得。

這事兒,他們兩個是通過傳訊玉符聯係過的。

眼下這個節骨眼上,能讓他們兩個的推算同時失靈的,那也就是跟劫難有關的事情了...故而李淳風此行才特意尋來了呂岩與李白。

叫上呂岩,是因為呂岩是八仙候選之一;再帶上李白,自然也是因為李白截教弟子的身份。

李淳風畢竟是人教如今在三界的代言人,而且他還是老君的弟子,有些事情...他還是有權知道的。

比如,老君遣青牛下界,金箍仙出了金鼇島,以及金光仙收了何仙姑為徒...雖然這些並非是什麼秘密,但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或是渠道能夠了解到的。

因此,當李淳風得知洛陽的事情之後,便下意識將雙方聯係了起來。

三人是分頭行事,各有各的去處。

李淳風就比較直接,直接尋到了城隍廟中。

當年打聽事情直接去城隍廟的,還是西行時的大聖,但該說不說...這樣的法子,確實很管用。一城之周邊,也確實沒有比當地城隍更加了解的了。

凡人去了城隍廟,自然是不會有什麼收獲的。

但李淳風還沒有進城隍廟的大門,廟中的城隍、陰差與小鬼們已經是第一時間出來迎接拜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