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一舉多得之妙;病急亂投醫(2 / 2)

弘陽子現在覺著自己非常的無辜。

簡直是莫名其妙的飛來橫禍。

他正在自己的洞府之中打坐修行,早就不出去惹是生非了,可自己不出門,也防備不了旁人找上門來啊。

來的還是這些年來在三界之中風頭最盛的三藏聖佛的二徒弟豬八戒,彆看這豬八戒在三界之中並沒有什麼名聲,也彆管他是否有什麼真材實料,就憑他的師父是三藏聖如來,便不是自己能夠招惹得起的。

三藏師徒的底線以及行事風格,基本上已經傳遍了三界了,弘陽子雖然足不出戶,但這並不代表他沒有一些獲取外界信息的渠道,除非他是真的閉死關修行,否則不可能對外界最先鋒的消息一無所知。

當八戒敲響他洞門的時候,他便非常清楚的知道了對方的來意,就自己當年做的那些事情,被他們師徒找上門,那基本也就不會有第二個下場。

他雖然不願意招惹得罪大慈恩寺,但事到臨頭,小命要緊...他也隻能是殊死一搏了...故而向八戒的偷襲的那一招,他是真的沒有留手,就是為了取八戒的性命,吞噬了對方的魂魄,以提升自己的修為,而後就在大慈恩寺的追殺之下,就此亡命天涯的。

他的理想本身已經就是非常的骨感了,但沒想到現世直接將他風乾。

豬八戒躲過那致命一擊,而自己卻沒在豬八戒的手中撐過三招...誰說豬八戒是師徒五人之中短板?

竟然他有了自己未必不能一戰的錯覺。

這就導致在他自不量力出手的情況下,腦袋瓜子被八戒一釘耙敲碎,肉身直接被毀,一命嗚呼。

肉身被毀不要緊,對於修行者來說,隻要是魂魄還在,未必就沒有複生的機會...弘陽子原本計劃用最快的速度進入冥界,投胎轉世...以防魂魄落入豬八戒手中,被其以佛法超度,神魂就此散還於三界,從此真正消亡。

可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沒有同陰司地府尋到聯係,便有一股十分邪門的力量,將自己魂魄之中僅剩下的一點力量封存,並且還牽引著自己的魂魄,往那天池的方向而去。

這樣的變故,可完全不在他的預料中啊。

天池神女的底細,並非人人都知曉。

黃秀兒知道,那是因為五大仙家的族長們來長白山的時間足夠早,是真正見識過天池神女奪取邪修魂魄的場景的。

山神也知道,那自然就是通過自身的神職...但他知道的也僅僅隻是一些皮毛,最多就是一些邊角料,更多的隱秘,山神也不敢太過深探,萬一當真惹到了這天池神女...山神都懷疑對方並不畏懼對自己出手。

故而他也隻知道這天池巫女,是在研究一些有關“神魂”方麵的巫術,更多的東西,他也就不知情了,因此之前也並沒有給到八戒更多實質性的幫助。

“救命!”

弘陽子也是病急亂投醫。

他並不知道自己去了天池會麵對怎樣一個結果,但他下意識覺著,那絕非是個好下場...而後見八戒攔在了自己的身前,也來不及多想,根本沒動腦子,就開始向八戒求救。

隻是...八戒就是這樣站在他的麵前,並沒有切斷弘陽子的魂魄與天池之間的那一股牽引之力,反而是逐漸鬆掉了自己攔著弘陽子的力道。

在弘陽子先是意外與不解,又逐漸驚恐的眼神之中...八戒眼看著弘陽子的魂魄,穿過了自己的身軀,透體而出。

而後八戒施展了一個隱身法,隱去了自己的身形,並且還遮蓋了自己的氣味,就這樣跟在弘陽子魂魄之後,一同往天池方向而去。

其實看到六耳獼猴傳輸來的資料時,八戒是想要偽裝成傷員靠近這位天池巫女的,一旦對方近身,那麼自己就能夠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拿下,徹底剪除她這個長白山地區最大的隱患。

但隨後,八戒就否認了這個方案。

對方明顯在“醫術”上是有兩把刷子的,那麼在自己身上的傷勢並不真實的情況下,是非常有可能被對方識破的...如果因此而打草驚蛇,讓對方有了防備,想要再尋機會對付她,可就不似如今第一次出手時這般容易了。

因此,八戒才選用了現在的這個策略。

先殺死一個身負殺人罪業的邪修,然後在對方的神魂被天池牽引的時候,自己以變化隱身之法,緊跟其後...如果能夠混入她的洞府之中,一探究竟,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其實這也是八戒自己好奇,這天池巫女收集那麼多修士的神魂,究竟用來做什麼。

不隻是八戒好奇,始終關注著長白山之事的六耳獼猴也有些心癢了...有心想要派出一個分身,前往長白山走一遭...但最終還是選擇放棄。

似六耳獼猴與大聖的分身術,自然是不能同悟淨的分魂分身相提並論的,一來是不能承受太多的力量灌注,二來距離本體的距離越遠,其與本體的聯係也會更加薄弱。

悟淨這分身神通,即便是放眼三界,那也是很難複刻的存在...他的九道分魂,也並非是簡單將一道完整的神魂分成九份,而是九道分魂共用一軀,在本質上還是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彆。

羨慕是羨慕不來的。

“不對勁!”

隱去了身形與氣味的八戒,跟在弘陽子的身後已經到了天池附近...可越是靠近天池,八戒便越是能夠感受到一股古怪且陰寒的氣氛。

而且...此地屍氣很重。

雖然腳下一片白雪,但給八戒的感覺就是,他此刻正踩在森森白骨之上。神識稍稍向雪下覆蓋之處探查,卻一無所獲。

八戒默念“三藏聖如來”,稍稍平複著自己的心中的波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