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尤城要大力開發旅遊,旅遊部門的權利也變大了很多,秘書去拿這些資料也容易,很快把資料送到了陳立這裡。
當陳立看到資料的時候,他的臉色更加陰沉了。
《清風觀破敗不堪,已屬於危房……》
“這是清風觀的評估?”陳立看到這個評估,簡直難以想象。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誰能相信這破敗不堪、已屬於危房的清風觀會古風濃鬱,古色古香,觀賞性如此之高?
而且,清風觀完全可以申納為特殊保護的古建築,對於尤城來說都是一寶,竟然還有人想把它拆的?
城建那邊的評估員是吃乾飯的嗎?
如果不是吃乾飯的,那這其中肯定就有很大問題了。
他馬上看向其他資料,片刻後,就露出了驚訝之色:“土改前的私建道觀?”
他們國家是有規定的,道觀、寺廟不能私人建造,土地所有權全部歸屬國家,所以,這道觀、寺廟一般都是由國家擁有的。
可有些道觀、寺廟卻是例外,那些是土改前遺留的一些產權問題。
土改前對這方麵是沒有限製的。
特彆是在鄉鎮的一些道觀、寺廟都存在這個問題,就是寺廟、道觀在土改前是修行道士、僧侶集體或個人建造、捐贈,登記取得房屋所有權憑證,並且手續合法合規的,所有權全部歸其所有,或者存在這問題的,則是由轉業僧、尼、道士的子女繼承產權……
反正簡單的說就是一個意思,土改前情況複雜,那個時期建造的道觀土改後分兩種情景,一種直接歸國有,一種符合情況,又是私人建造或者集體捐贈的,都屬於道觀集體或者私人所有。
甚至道觀修行者如果娶妻生子,或者僧侶轉業有家庭,子女都有權繼承這類產權。
陳立突然意識到嚴重性了。
如果這清風觀真是這樣,操作一下完全可以按照拆遷算,甚至拆遷政策進行,
以清風觀的產權麵積,主殿、副殿、側殿、前後院子、香鋪、客房、廚房……這些加起來,如果操作一下,那要多少套房?
關鍵是郭道長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如果知道,按照拆遷手續也是該郭道長辦理。
那這其中就有很大的問題了。
陳立想到這裡,急忙朝秘書吩咐道:“趕緊去查一下清風觀所有資料,特彆是關於產權的問題!”
“好的,領導。”秘書急匆匆的又走了出去。
沒多久,秘書回來了,又帶著一疊資料:“領導,資料都在這裡!”
陳立馬上又看了起來。
清風觀是土改前建造的道觀,而土改是50年開始的,清風觀土改是到了54年才進行。
清風觀也的確是由私人捐獻的,原先清風山上的清風觀是一所孤觀。
觀誌紀錄,是清風觀的老道士救了一對年輕母親和幼子之後才有了這道觀。
這對母子當時還是尤城一個豪門大戶的女主人和繼承人。
那段時期土匪猖獗,這戶人家被洗劫了,隻剩下了母子兩被老道士救了。
後來母親就變賣所有家產,購買了清風觀的產權,捐獻給了老道士,還把幼子留在了道觀,自己失蹤了。
傳聞自殺死亡。
土改之後,因為符合特殊條例,清風觀依然屬於清風觀產權私人擁有,不歸國有,性質是私人住宅用地。
那老道士去世之後就傳給了那幼子,再傳到上一任清風觀道長,現在是傳到了郭道長這裡。
這倒是有些像古代的道門世家的門派傳承,產權一直歸家族擁有。
也就是說,郭道長其實就是清風觀的合法擁有者。
竟然真是這種特例。
當資料最後的產權記錄,陳立更驚了。
“四周3萬平米?還都是這種產權?”陳立隻感覺頭皮發麻。
清風觀的產權竟然不僅僅是道觀建築的麵積。
還有一大片區域沒有建造的也屬於清風觀,這麵積太大了,要知道國內最大的道觀白雲觀也才8萬平米。
“……”陳立呆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