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1 / 2)

金碗良緣 裴千羽 6241 字 2024-03-07

今兒是去下湯米的日子。

劉氏一大早就把兩個女兒叫起,梳頭抹臉,挑裙子戴首飾。其實可穿戴的也乏味的緊,這種場合上,商人家眷都依律賤服,再有錢,也不敢往頭上插一根金釵。

相比劉氏,路金喆興致缺缺,她仍舊穿上回太太賞的那件老煙色的襦裙,姐姐金蝶雖然瞧著是跟她不一樣,但也是素色釵群,不過她冷冰冰的氣質很配這種衣服,俗話說要想俏,一身孝,這下果真恍若仙子。

*

爺們在前門聚齊,女眷們的車馬一律停在劉府東北角的角門,路金喆掀開簾子往外看,隊伍排得老長。

台階上站著一溜上了年紀的婦人,都是劉府太太的陪房,把一家一家的女眷迎進去。

輪到她們,路金喆率先下車,轉身去扶太太。那陪房中早有相熟的迎過來,親親熱熱的說話,寒暄著把她們並其他幾家女眷請進院子裡。

穿過一條鵝卵石鋪就的小徑,轉眼就到了花木蔥蘢之處,這裡是劉府後花園,回廊婉轉,儘處有一大湖,湖中山石巍峨,有亭榭一座。

路金喆眼尖,早看見那小榭上滿座紅男綠女,那陪房衝眾人道:“請了一出小戲,一大早就在那兒練把式呢,等會兒用了飯,請太太們一樂。”

大家紛紛笑說好。

到了待客的內堂,更是人頭攢動,暗香襲人。堂上另有一個老媽子在紅紙上寫禮單,每家夫人都送了湯米,照舊俗都一色兒的竹篾籃子蓋著紅布。

正坐著,不大一會兒,劉夫人攜著一位保養得宜的貴婦從裡間轉出來,路金喆墊著腳一看,不是旁人,正是薛蠻子的媽,州牧府上的薛夫人。

“大家都坐,都坐。”通判夫人招呼眾人落座,把薛夫人讓到上首,薛夫人幾番推辭並不從,在她下首坐下了。

小丫頭們魚貫而入,上茶水點心盒子。因未入席,大家隨意談笑,有膽大的湊趣鬨著要看大孫子,哄得劉夫人樂開了花,忙吩咐人去前頭請奶媽。

新出生的通判長孫太嬌貴,包裹在繈褓裡,由奶媽子在堂上走了一圈就抱回內堂,眾人並未怎麼瞧清。

夫人們又拉著女兒斯見,往常這種宴席,大家聚在一處,除了湊趣就是點評各人女孩,或鐘靈毓秀,或小家碧玉,或舒朗大方,或嬌憨可親,人人心裡都有一本譜。

女孩兒們在眾夫人跟前露了一回臉,也就沒什麼事兒了,安安靜靜當壁花。

話題轉了又轉,又說道承駕這件事上來,這是浣州百年難得一遇的大事,在座的又都是豪紳貴胄,乾係中人,太太們言笑晏晏,與不動聲色中交換打探著消息。

*

不一會兒就傳飯,開了內堂兩扇廂房,東廂房夫人們聚齊,西廂房讓給小輩,大多是女孩兒,唯有幾個男童跌跌撞撞瞎跑,最大的也不過五六歲。男客們自然都在前院有府裡爺們招待,與她們無甚乾係。

路金喆挽著姐姐的手,呼朋引伴往西廂房走去,她是場合上的人,從不因身份自哀自怨,俏生生一張笑臉對人,彆人也拿她當個人物,一路上總有人喊她名字。

由著丫鬟引導,姐妹倆落座,剛坐下,就有一個穿湖綠襦裙的姑娘快步走來,腕子繞到路金喆肩上,親昵地說道:“貓在這兒,叫我們好找。走!去我們那桌吃!”

路金喆看一眼金碟,她姐姐依舊淡淡的,點點頭。

路金喆得了赦令,轉身投入到小姐妹堆裡。

*

那一桌靠窗,坐上八個人,家裡或經商或當吏,都是認識的。

綿杏給埋頭吃饊子的弟弟扒一個喜蛋,拍拍他後腦勺:“去前頭找你哥玩去。”

小弟弟撇撇嘴,隻得下桌,綿杏把孩子打發了,空出座位讓給金喆,打量她一眼,謔了一聲道:“瞧瞧這是誰?有陣兒沒見了,抽條啦?”

路金喆一屁股坐在她旁邊,也埋頭扒喜蛋,吃了一口,美美地道:“可不是麽,我長大了,彆把我當小孩兒!”

大家都笑,當中有一個穿銀紅撒花襖的女孩晃晃腦袋,道:“正好金喆在這兒,你見識的多,瞧瞧我頭上這步搖,怎麼樣?”

綿杏在旁附耳笑道:“你快誇她,我們剛說晃起來像戴一把渾香,她還翻臉呢!”

“誰翻臉啦!呸,偏你嘴裡沒好話,吃你的饊子。”

她們湊在一起,頂的上五百個鴨子,嘰哩哇啦,金喆習慣了,她抬抬手:“瞧不真亮,拿下來我看看。”

那少女挺身坐直,旁邊的女孩替她把步搖謹慎的摘下來,大家湊在一處看,嘖嘖稱奇,傳花鼓一樣傳到路金喆手裡。

“怎麼樣?”步搖的主人急於得到肯定。

步搖以金絲做底,交纏絞出一朵一朵花扇,中間綴有翡翠片,綠瑩瑩好不闊氣,怪不得遠遠地看上去像是一把渾香。

路金喆琢磨著好詞:“好東西,金壘絲牽出這麼大一片扇形,可見師傅手藝高絕,樣式麽,倒同咱們這兒的不太一樣,敦厚大氣了些。”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