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雜糅(1 / 2)

劉安聽著李儒的感謝話語,卻是沒有太過於在意,直接開口說道:“文優,你說這俸祿一事,要如何發放?”

李儒自然是明白劉安問這話的意思,不是說怎麼發俸祿,問的是定多少合適。

但這事李儒可是不想沾手,多了少了都不合適。

多了劉安會不開心,少了典韋等一眾同僚不高興。

因此,李儒聽了劉安這話後,隨即開口道:“主公獨斷乾綱,此時文優卻是不知如何是好。”

劉安一聽李儒這話,也是瞬間明白李儒話裡的意思,有些無奈的笑了笑,隨即開口道:“行吧,你不用提建議,聽聽我的想法如何?”

“喏!”李儒一聽不用他做主,也是不再擔憂,一臉恭敬的對著劉安應了一聲。

“說起這俸祿一事,咱們還得說說管理製度!”劉安看了一眼李儒,隨即開口道。

李儒聽到劉安這話不由的一愣,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劉安竟然會打起了製度的主意。

不過李儒也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聽著劉安接下來的話。

劉安看到李儒沒有說話,也是沒有去詢問李儒,直接敘述起來自己對於之後製度的想法。

不錯,劉安早就看大漢的製度不滿意了。

要知道如今大漢的製度是繼承了秦製,乃是三公九卿製,其中的權利極為繁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皇權不下鄉。

劉安自然是不會允許這樣的製度出現,他要的是完全掌控的權利。

因此,劉安就按照陳群提出的九品中正製、隋朝的三省六部製、明朝的內閣製、清朝雍正弄出來的密折製度、以及軍政分離製度。

說白了,就是劉安將官員分為九品十八階,其中的九品官員就是村官,按照其管理範圍以及職權分為上九品、正九品、九品下。

而地方管理等級分為村、鄉、鎮、縣、市、州、中央七個行政機構。

在這地方行政機構之上,就是六部,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商部、刑部、工部。

還有一個名為內閣的地方,這裡邊的人的品階都是九品,但其選拔都是從每年的科舉中中舉之人前來擔任內閣大臣。

這內閣說白了就是個參謀部,但其位不高可權重,還能讓劉安觀察這些中舉之人是否真的有能力,從而避免有人在科舉的時候徇私舞弊。

同時這內閣大臣畢竟是剛剛進入朝廷中人,年輕氣盛,正是憤世嫉俗的年紀,從而不會同流合汙、和光同塵。

而密折製度,則是劉安在內閣之中選拔其中一位或者是多位擔任,從而讓其有著上達天庭的權利,從而讓自己不至於久坐深宮而不知天下疾苦。

軍政分離那就是更好說了。

要知道原本的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而劉安說出的六部則是將兵部直接改為了商部。

就是為了讓軍隊與朝廷官員沒有任何的牽扯。

這是兩種體製。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