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聽了劉安的話,也沒有反駁,他也清楚什麼叫做船小好調頭的道理。
也正是如此,李儒才會對劉安大手筆的各種改革沒有絲毫意見,反正一共不足一千人的山穀,哪怕是出錯了,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等到發現不合適的再想辦法解決就是了。
沉默了片刻,劉安又是開口道:“文優,如今這俸祿一事你去通知一下雲長他們,不要讓他們有什麼想法。
然後再去穀中宣傳一下,今年三月初十,也就是兩個月後,晨曦穀開始第一次科舉,到時候人人都可以參加,隻要是能夠通過考試,那麼他就能做官!”
“主公,兩個月時間是不是有些太短了?
還有這科舉都要考核什麼?”李儒聽了劉安的吩咐,隻感覺頭皮發麻,實在是劉安安排的事情太過於雜亂,事情也太多了。
“時間不短了,兩個月呢。
更何況第一次科舉,並不會太難。
至於考什麼。
文考自然是認字與算術;
武考則是比力氣與耐力。
這第一次科舉,簡單一些,等到明年的三月初十,不管是文考還是武考,都會增加一門科目。
這些你通知下去。”劉安開口解釋道。
“喏!”李儒點頭應了一聲,隨後又是看向了劉安,看看劉安對他是否還有什麼吩咐。
劉安看到李儒的目光,開口道:“行了,你去忙吧,沒有事情了。”
“喏!”
李儒拱了拱手,就是離開了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