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如那軍營一般,都是直接受我這個晨曦穀穀主直接管轄的。
要知道,哪怕是那蒲牢所管理的工坊之地中的軍工廠,都不是我晨曦穀直轄的地方。
所以,你應該明白銀行以後會有多受歡迎以及他人的覬覦。”
劉安可是沒有說錯。
按照劉安給科舉定下的規矩是,科舉取前二十五名,其中的前五名加入晨曦穀的官署之中成為官員,剩餘的二十人則是加入學堂之中當一名老師。
也就是說,一次科舉,文武加起來才取十名,但如今銀行這邊竟然直接說每年會有三個名額,這就相當於多出了另外一條成功的路線,這如何不讓人覬覦。
誰不想要獲得銀行的管理權。
哪怕此時的李儒、典韋、關羽三人都是有些激動的,但三人也明白,這火他們三人不能沾,他們比任何人都清楚杜婉兒的身份,這可是他們的主母啊!
實際上也是如此,劉安將杜婉兒安排在了銀行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震懾他人,讓旁人不要起心思麼。
要不然,杜婉兒一個東漢的本土女子,哪裡有可能獲得這般的地位。
再說劉安也不缺少忠心之人。
當然,如今看來銀行的權利很大,每次的科舉都有三位名額,實際上在劉安的安排裡並不重要。
首先劉安絕對不會允許一家銀行出現的,而是要有幾家銀行一起競爭,到時候三個名額一分攤下來,並不多;
再有就是劉安不會隻安排銀行有用科舉名額的,之後軍工廠真的弄起來了,劉安也是要安排人的,還有醫學院等等一係列的重要產業都會有科舉名額。
說白了,在劉安看來,自己一年隻給出十名科舉名額,已經不少了,哪怕是後續自己的地盤誇大了也是一樣,因為劉安會給各種機構科舉名額。
等到人數夠多了,自己完全可以隨意的調配馬。
這樣不僅不會形成所謂的學閥世家,同時還能更好的讓一眾大臣們生出矛盾。
畢竟多一個人,那就會多一個人來分配利益。
劉安從來沒想過斷絕所謂的世家門閥,因為這不可能。
哪怕是劉安前世那種科技高度發達的年代,依舊是有著上下尊卑的分彆,各種圈子、各種門第之間都存在著,權利也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劉安隻是想要延長各種矛盾的產生,同時將漢人的地盤不斷的擴大。
隻要是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地盤,哪怕是再有矛盾,那也是後世子孫的內部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