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滅亡的序幕雖然是黃巾起義拉起來的。
實際上卻是皇權與世家大族之間的不平衡導致的!
縱觀東漢後期的那些皇帝,一個個的不是寵幸宦官就是寵幸外戚,要不就是邊關將領。
而對於那些世家大族呢,動不動的就是黨錮。
到了如今這位皇帝這裡,不僅僅是黨錮,當官你還得交錢,不交錢你就彆想當官。
有道是:千裡求官隻為財!
但是我這還沒有當官呢,你就讓我交錢,那我能同意嗎?
事實證明:能。
隻不過是上任之後,更加歇息底裡的搜刮民脂民膏唄。
但是靈帝當了多少年的皇帝?
他在位的時候,又有多少人買過官了?
這一層層的拔下來,那就是天高三尺也有餘了吧!
百姓又能有多少東西讓這些官員剝削的?
沒有了!
那麼百姓們怎麼辦?
落草為寇?
賣身為奴?
成為流民?
……
於是就有了矛盾。
但很多時候,這話語權是掌控在讀書人手裡的。
東漢的讀書人是誰?
世家!
於是當今皇帝賣官鬻爵的事情就傳開了。
百姓們的恨意有了方向,那就是當今的皇帝。
那麼農民起義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麼。
但實際上呢?
東漢當官是要舉孝廉的。
而舉孝廉的資格在誰手裡?
世家。
也就說,不管你給不給皇帝交錢,這官都是你世家人安排,都會去貪汙受賄!
那靈帝一個養在宮外,偶然上位,又是評定宦官,又是弄死外戚,更是打的涼州那些羌族之人跟孫子一樣的主,能同意?
顯然,得同意!
畢竟祖宗之法嘛!
那靈帝激靈的小腦袋一轉。
成啊,反正這官員都是你們命名的,那你給我交個保護費吧!
正好,我這宮裡也缺錢了。
於是賣官鬻爵就來了嘛!
皇帝有錢了,於是又要打仗來提身一下威望。
但是一場討伐鮮卑之戰,讓靈帝的雄心壯誌一下子沒了影子,於是開擺,更是大肆的撈錢。
於是很是奇怪的一幕就在東漢出現了。
皇帝各種作威作福,世家也是各種作威作福,外戚各種作威作福,宦官各種作威作福,土匪也是各種的作威作福。
那這農民起義不出現,那才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