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防著讀書人(2 / 2)

“孫兒這麼做也是想著以身作則,官紳一體納糧。”

李象所說的這個事兒又有點超前了,要知道這是雍正年間才提起來的,縱觀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大部分時間官員都是不納稅的,即便是你有了一個舉人的功名,朝廷也不會找你收稅的,所以很多商人都喜歡把自己的買賣掛在官員的名下,這樣就可以節約大筆稅收。

唐朝初年的時候社會比較開明,官員們也沒有都這麼做,小商人還是老老實實的交稅的,當然商稅所占的比重也不是很大,農業稅才是一個最主要的方麵,但隨著大唐的衰敗,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朝廷的收入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剛開始的時候李世民也不明白,但隨著李象的解釋,李世民才算是明白過來,李象是在未雨綢繆,將來這小子要是當了皇上,或許就要從稅法上開刀了,不過李世民也沒說什麼,畢竟這是給皇家著想,他也是受益者。

“你能以身作則繳納稅款,的確是給其他人樹立了一個榜樣,不過這會不會顯得皇家有些刻薄寡恩呢?咱們可是需要讀書人來治理天下的。”

李世民有些猶豫的說道,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大儒和朝廷唱反調,如果要是直接推行的話,那可真是動了讀書人的蛋糕。

“祖父的這個想法,孫兒不敢苟同……”

如果要換成彆人這麼說話,估計李世民立馬就拍桌子了,什麼叫做你不敢苟同,彆說是你了,全天下的人都不敢和皇上唱反調,但李象畢竟是有才能的人,除了是李世民的孫子之外,他的一些想法的確是改進了大唐很多的弊端,所以李世民也願意聽聽李象的意見。

“你有不同的想法你就直接說,咱們爺倆之間不用顧及那麼多,你們也都下去吧,朕不需要你們伺候著了,你也下去。”

李世民對周圍的太監宮女說道,並且讓王德也下去了,要知道王德可是太監總管,不管是多麼機密的東西,李世民都會把這個家夥留下來,但今天讓他也下去,說明有些事兒連他都不能知道,比方說官紳一體納糧那件事情一旦要是傳播出去的話,對整個天下的讀書人都是一個觸動,李世民可不想弄得天下大亂,雖然知道王德可靠,但不如沒人可靠。

王德心裡雖然好奇這祖孫兩個談什麼,但是他更擔心自己的腦袋,皇上讓有的時候讓自己離開,或許是為了保全自己的腦袋。

“爺爺,咱們需要讀書人幫忙管理天下,但並不是和讀書人共同管理天下,現在讀書人的地位已經有點高了,就拿一些大儒來說,彆說是普通大臣了,包括咱們皇室子弟在內,都需要敬著他們,這怎麼能行呢?以後萬一他們飄了呢,到底誰聽誰的?”

既然今天談到這個問題了,李象就必須得和李世民說清楚,雖然唐朝讀書人的地位還不是很高,但也不低了,萬一發展成明朝的東林黨,到時候哭都沒地方哭去,所以什麼事情都得防範著,為了皇權啥事都得注意。

李象沒說這個話的時候,李世民也沒感覺到這些大儒的作用,但是當李象說完之後,李世民的確感覺到有些過分了,談話也越來越有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