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報名去高句麗(2 / 2)

“可是可是……”

老爺子可是了半天,最終也是什麼話都沒說出來,老爺子比誰都清楚這個家的家底兒,要怪就怪生的孩子太多了,但是在現如今這個年代,如果要是家裡的男娃少的話,那麼收入就會更少。

老劉頭家裡的情況不是個個例,在最後兩天報名的時候,長安縣衙幾乎都快被擠爆了,原本隻分到了一萬多個名額,最終竟然是來了將近兩萬人,長安縣令崔雲柱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一個勁地希望高句麗那邊能夠多給幾個名額。

以往長安城周圍那些鬨事兒的,基本上都是這些無地的農民,他們並沒有任何的資產,一旦要是有個鬨事的機會,這些人拿上農具就往上衝,給社會帶來了很多不安定的因素,現如今終於是能把這些人給送走了,崔雲柱也覺得是個好事,誰知道竟然是名額不夠了。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可大家都是會算賬的,隻要是他們把這個賬算過來,很快就明白該怎麼選擇了,無非就是到另外一個地方去過日子,所謂人挪活樹挪死,你在長安城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換個地方沒準就有了好日子呢?

對於大唐的這個舉動,正在長安城的一些外國使者也都聽說了,他們的嘴上雖然沒有吭聲,但是在心裡也是怕的不輕,如果要是得罪了大唐的話,恐怕也會被大唐軍隊給攻克的。

一旦要是大唐軍隊在他們的土地上實行這樣的政策,兩三年之內可能還看不出來,等到五六年之後,或許當地到處都是大唐的老百姓,而且大唐的老百姓都是當地的地主,誰還能夠記得這塊土地上原來還有一個國家呢?

所以在長安城的這段日子裡,外國使臣們都非常的恭敬,包括李世民在內,都覺得這些外國使臣恭敬的有些過頭了,不過李世民的心情卻是非常的好的,明天第一批前往高句麗的老百姓就要出發了,朝廷有如此高效的做事效率,李世民真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李世民自己沒有出城,但是讓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同時出城送彆,這可是皇室子弟第一次送彆普通的老百姓,也算是一個非常高的規格了。

“拜彆太子殿下拜彆魏王殿下。”

三千多名老百姓跪地拜彆兩位殿下,李承乾和李泰都有些動容,這可是為我大唐前往邊關戍邊的老百姓,將來總會為我大唐作出貢獻的,兩人也都從馬上下來一揖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