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信了神仙一說?怎麼可能?最可能的真相,就是嬴政早就知道此事,默許了趙義與陰陽家做了這個局。情報裡不是說,趙義離開鹹陽,都要帶著陰陽家的大司命跟少司命?”
顏路沉默了下來,他不得不承認,大師兄說得有道理。
不過,還是那句話,他們怎麼想不重要,還是要看師叔荀子是怎麼想的,畢竟,若真決定提前扼殺趙義,就隻能是師叔親自出馬才成。
當天晚上,齊魯三傑還沒回各自房間,正在討論的時候,一道身影就出現在了門外,三人立刻扭頭看去,都露出了驚喜之色。
“師叔!”
“你們這是在等我?”
“師叔,您可用過飯了?”張良笑著問道。
“自是用過了才回來,莊裡有了貴客?”荀子仿若尋常老叟一般,誰能想得到,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仿佛沒有武功的人,竟然是天下少有的幾個天人境高手之一?
與其他天人境高手喜歡玩神秘不同,荀子看起來,就是個很普通的上了年紀的讀書人。
通身的書卷氣,走路不快不慢,目光和善,就連落座的姿態都很符合人們對老夫子的想象。
隻是,包括張良在內的齊魯三傑,對其都十分尊敬。
在他坐下之後,那三人才重新落座。
便是張良,也神情嚴肅起來,沒有方才與兩位師兄辯論時的模樣。
伏念看到師叔回來,就仿佛有了最大的底氣,他將扶蘇的到來以及對方的來意,都與師叔說了一遍。
張良與顏路也都說了各自的看法,顏路是覺得,此事最好還是不要插手,扶蘇雖對諸子百家以及百姓的態度,與他們儒家並無什麼對立,甚至有些符合他們對君主的想象,但是,想要讓儒家大力支持,對方還欠缺一點魅力。
也就是說,對方能拿給他們的籌碼,還遠遠不夠。
隻憑著一張嘴,畫出來的一張大餅,不足以打動儒家入局。
而張良,其實也不算是反對顏路的意思,他隻是針對趙義有更激進的想法,哪怕一次不成,再來第二次,第三次,也要儘快將趙義殺死。
顏路則是覺得,最多隻能再行一次,這一次若贏了,趙義不足為患,若敗了,他們怕是就要與趙義撕破臉,小聖賢莊無論原本是否想要高調,都再難低調了。
他們說完之後,都看向了師叔荀子,想聽聽師叔的對這件事的看法。
荀子微笑聽著,仿佛沒有什麼事能夠讓其真的神色變化。
聽完後,隻看向張良,忽然問道:“你已決定好了?”
伏念跟顏路立刻看向了老三張良,張良毫不意外師叔看出了他心中所想,認真說道:“師侄已是想好了,打算隨扶蘇去鹹陽。”
“三弟!”伏念立刻叫道。
荀子一抬手,製止了伏念,繼續問道:“你看出我不欲出手,所以打算去朝廷腹地,尋找破局的辦法?”
“是。”
“你此去鹹陽,還想查清‘紙’是何物,你覺得‘紙’的出現,必然會引起朝野動蕩,而儒家在情報上有所欠缺,你也信不過墨家,所以才要親自去?”
“是。”
荀子點點頭,道:“既然你已想得清楚,就按你的想法去辦吧。此去鹹陽,路途遙遠,切記要保護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