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統承襲了永昌亭侯的爵位,仕途一帆風順,最終官至虎賁中郎將,更被賜予行領軍的尊貴身份,可謂功成名就,得以善終。】
【而弟弟趙廣,命運卻截然不同......在263年的那場戰鬥中,他英勇無畏地戰死在遝中,令人扼腕歎息!】
趙雲的心突然一沉,他的目光中充滿了無法言喻的悲傷。
他深愛的次子,卻早......夭?
他立即回過神來,次子263年戰死的時候,已經年過半百,不能算是早夭了。
趙雲突然很想問,他是何時死的?又是如何死的?
是戰死沙場?還是壽終正寢?
若命運允許他選擇,他渴望戰死沙場!
因為那是為將者,最好的歸宿。
劉禪溫柔地撫摸著兩個年幼弟弟的胳膊,感歎著他們肌膚的嬌嫩。
然而,他心中卻有一絲憂慮。
【可惜虎父犬子,兩個弟弟的武藝,似乎遠遠無法與雲仔相提並論。】
【如果他們的武藝能夠更精進一些,蜀漢的後期或許就不會遭遇那麼慘痛的失敗了。】
趙雲的眼神在這一刻變得銳利起來。
他可以接受兒子在武藝上不如自己,但他無法接受他們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
“虎父犬子”,這四個字如同一記耳光,狠狠地打在他的臉上。
他暗下決心,縱然無法將兩個兒子培養成世間虎將,但至少也要讓他們的武藝,能夠與東吳淩統、陳武之流相媲美吧?!
於是,在兩個年幼的孩子還懵懂無知的時候,他們的命運就被趙雲悄然安排上了。
......
此時,劉備收到來自荊州的信件,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緊張。
當他讀到孫尚香抱著劉禪,意圖返回東吳的那一刻,劉備的心情瞬間變得沉重起來。
劉禪是他唯一的血脈,若是落入東吳鼠輩手中,那他豈不是絕後了?
萬幸,信中言明:張飛與趙雲聯手,成功地搶回了劉禪。
雖然因此死了一名侍女,但劉備根本不在意,在他眼中,侍女為了主人而死,乃是侍女的榮耀。
隻需在事後多賜予一些金錢,以示慰藉,就可以了。
當劉備讀到劉禪下令屠殺東吳侍婢時,他的心中湧起一股驚訝。
但在驚訝之餘,他也對兒子的果斷和狠辣表示讚同。
隻有讓敵人感受到真正的恐懼和敬畏,才能確保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劉備將信件細細品讀後,不禁長歎一聲,隨即遞給諸葛亮查看。
諸葛亮讀後,恭敬地對劉備說:“主公,我們應當重重獎賞翼德、子龍兩位將軍。”
劉備點頭表示讚同,隨後又露出憂慮之色:
“為了此次益州之行,我從荊州帶出了數萬兵馬,導致荊州兵力空虛。如今雲長鎮守襄陽,曹魏暫且不足為慮,但東吳的狼子野心不死,時刻威脅荊州。若無人掣肘,荊州危矣。軍師,有何良策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