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苞聞言,頓時激動得不能自已,他也想要上石碑,他也想要進太廟,這是每個文臣武將心中至高無上的榮耀。
他急步上前,雙拳緊握,誠懇地請命道:“主公,張苞願親自率領本隊親兵,前往西城門迎戰敵軍!”
劉禪看了眼熱血沸騰的張苞,無奈地搖了搖頭,這家夥勇則勇矣,但腦子卻是一根筋兒。
他輕聲安撫道:“張苞,莫急。我稍後有更加重要的使命要你去做。”
張苞眼中閃過一絲失望,卻仍堅定地點頭道:“遵命,主公。”
劉禪對張紹低聲吩咐道:“你性情沉穩,故命你統領本隊親兵,潛藏於城內,化身為市井小民,耳聽八方,打探消息,若有風吹草動,即刻報我。”
張紹聞言,毫不猶豫地抱拳施禮,隨後轉身離去,執行命令。
劉禪的目光轉向張苞和關興,朗聲道:“你二人還愣在那裡作甚?速速召集剩餘的金剛狼親兵,護我逃出江陵城!”
張苞領命而去,迅速召集親兵。
關興為了儘快脫離險境,一把抱起劉禪,風馳電掣般向前奔跑。
他邊奔跑邊急促地問道:“主公,北去襄陽,路途艱險,且接近曹魏城池,恐有不妥。我們是否應該選擇其他方向撤離?”
劉禪雖然年幼,卻也聰明過人,他思索片刻,問道:“依你之見,我們是應該向南逃,還是向東逃?”
劉禪能用“逃”字,但關興卻不能,用了有損劉禪威儀。
他慎重地建議道:“兩個方向都有可行之處。若從南城門出發,可以前往武陵避難;而從東城門出,則可前往長沙。請主公迅速做出決策,以免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在劉禪的眼中,張苞、關興二人均乃國之棟梁,甚至可以說是未來蜀漢武將的扛把子。
他對二人寄予厚望,也很樂意多說幾句,期望能夠啟發到關興。
於是,他問關興:“孟達有四千私兵,他完全可以分兵四處,同時攻擊四座城門。然而,他最終卻隻選擇進攻西城門,這是何故?”
關興被劉禪這麼一問,頓時有些愣神。
這個問題,他之前確實沒有深思過。
見關興陷入沉思,劉禪輕聲引導道:“關將軍,你可知攻城戰時,兵力若占上風,應如何布局?”
關興抬頭,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願聞其詳。”
劉禪微微一笑,繼續道:“圍城之戰,兵力充足時,應圍三缺一。這樣做不僅能瓦解守軍的抵抗意誌,降低攻城難度,也可於缺口方向預設伏兵,達到全殲敵軍的目的。”
關興聞言,心中豁然開朗,追問道:“主公英明,孟達卻反其道行之,專攻一處,反留三條退路,這是何故?”
劉禪笑道:“孟達之所以搶奪西城門,恰恰說明他最害怕的,就是我們取道入西川,與我父親會合。”
關興的神色愈發焦急:“如此看來,另外三個方向都有伏兵?這可如何是好?”
劉禪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冷靜分析:“若我所料不差,東麵不會有任何伏兵;南麵會有少量伏兵,但不足為懼;唯有北麵,直通襄陽,孟達狡詐,必有重兵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