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聽聞劉禪心聲後,搖頭失笑。
簡雍倒是愣了下,沒想到劉禪吝嗇得要命,頗有乃父之風。
糜竺微笑著說道:“憲和,上次我借給你的錢,你似乎還沒還呢。”
簡雍愣了下,似乎有些意外,隨即輕笑一聲,反問道:“這點小事兒你竟然還記得?”
這次輪到糜竺愣住了,“當然記得啊,難道不應該記得嗎?”
簡雍撓了撓頭,有些尷尬地笑道:“像你這樣的大富商,腰纏萬貫,應該把目光放在價值億萬的大事情上,不要總是盯著這些瑣碎的小事,計較這點小錢費神費力,得不償失。”
這時,兩人又同時聽到了劉禪的心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賺錢也是一樣,都是積少成多,重在累積。】
糜竺與簡雍二人均愣在原地,兩人都沒想到劉禪竟然能說出如此有意境的話語。
細細品味,越來越覺得有道理。
不過糜竺家裡還有事情,不想與簡雍過多糾纏,於是他迅速從懷中掏出一些銀兩,遞給簡雍,“憲和,我有要事在身,就不留你吃晚飯了。”
簡雍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竟然已經走到了糜竺家門口。
但他可不是一般人,性情倨傲,行為不檢,而且臉皮特厚。
錢,他要拿;晚飯,他也要在糜府吃。
糜竺雍容大方,性格敦厚文雅,像他這種性格的人,天生就被臉皮厚的人克製。
於是,百般無奈之下,糜竺隻能將簡雍迎入府內。
來到正廳,劉禪便看見母親正和一個貴婦人緊握著雙手,低聲細語,偶爾還能捕捉到她們眼角滑落的淚珠。
這一幕讓他有些哭笑不得,因為在三國時期,淚水似乎成了人們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
無論是主公與臣子,還是臣子與臣子,又或是婦人與婦人,他們總喜歡用淚水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劉禪不禁想到,也許這就是這個時代特有的情感交流方式。
見糜竺抱著小主公回來了,眾人紛紛起身相互見禮,隨後各自入座。
這時候最尷尬的就是簡雍了,他原本打算多與小主公親近,順便蹭頓飯吃,沒想到居然摻和進了糜竺宴請甘夫人的家宴。
不過簡雍不愧是簡雍,真乃奇人也,他一生從不屈就於人。
把“不屈就於人”翻譯過來,就是隻要他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彆人。
這是簡雍獨特的處世之道,就好比現在,整個晚宴上,吃得最儘興、最無拘無束的便是他,仿佛他才是這裡的主人,把糜竺都給整不會了。
好在簡雍並非無賴之徒,酒足飯飽之後,便禮貌地提出了告辭。
簡雍前腳剛走,糜氏便領了個稚童出來。
糜竺介紹道:“主母,小主公,此乃我兒糜威,剛滿周歲。”
甘夫人優雅地從袖中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見麵禮,輕輕遞到小糜威的手中。
糜竺見狀,忙不迭地催促道:“威兒,還不快謝謝主母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