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麵的戰場上,蜀漢的攻勢如烈火燎原,繼攻占零陵之後,局勢的演變幾乎與劉禪“預知的未來”一模一樣。
趙雲搶到了攻占桂陽的機會,但他並未按照先前偷聽到的心聲穩紮穩打,而是在首次與陳應對戰的時候,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陳應斬於馬下,震驚了整個戰場。
到這裡,局勢的發展就脫離了原本的軌跡。
鮑隆與陳應,二人情深義重,兄弟之情堪比手足。
當鮑隆得知陳應的死訊後,心如刀割,竟不顧趙範的阻攔,執意率領軍隊衝出城門,誓要與趙雲決一死戰,為兄弟報仇雪恨。
這鮑隆與陳應極為相似,不僅沒有實力,更沒有腦子。
這就造成他空有一腔熱血,卻對戰場上的形勢一無所知。
明知趙雲勇猛無比,他仍執意出陣單挑,妄想陣斬趙雲。
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鮑隆與趙雲交手僅三回合,就被趙雲一槍刺穿了胸膛,死不瞑目。
趙範眼見陳應、鮑隆二人雙雙喪命,心中的抵抗之意瞬間消散無蹤。
他捧著象征權力的印綬,帶領著十幾名騎兵,無奈地走出了城門,選擇了投降。
此刻,趙雲的心中忽然想起了劉禪贈予的錦囊。
儘管他已經提前知曉了其中的內容,但他還是鄭重其事地打開錦囊,查看內容。
隻見紙條上麵歪歪扭扭地寫著六個大字:“殺趙範、娶樊氏”。
看著這幾個字,趙雲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小主公的字,還是一如既往的醜啊。
此時,趙範帶著十幾名騎兵已到近前,趙雲立即策馬迎了上去。
趙範臉上掛著討好的笑容,嘴裡吐出幾句恭維之語,意在拉近與趙雲的關係。
然而,話未說完,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陣冰涼,緊接著是撕心裂肺的劇痛,眼前的一切迅速陷入黑暗。
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趙範滿心困惑,他怎麼都想不明白,隻是誇劉備器宇軒昂,為何竟會引來殺身之禍?
趙範身後的十幾名騎兵,此刻全都如遭雷擊,嚇得不敢動彈。
在趙雲的威名之下,他們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隻能乖乖地拉住韁繩,讓馬匹停在原地。
趙雲挑起趙範的屍體,大喝道:“趙範欺辱蜀漢,蔑視我主,此等罪行,死有餘辜!爾等若能與趙範劃清界限,助蜀漢拿下桂陽,便是功臣,我必向主公為你們請賞。”
騎兵們麵麵相覷,無人敢出聲。
趙雲低喝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如何選擇,爾等自己掂量清楚,莫要讓某的龍膽槍失望。”
在龍膽槍的震懾下,麵對生與死的考驗,這些騎兵全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他們一邊義正言辭地痛斥趙範的罪狀與惡行,一邊協助蜀漢軍隊牢牢掌控桂陽城。
進城安撫民心、犒賞三軍之後,趙雲便馬不停蹄地趕向趙範的府邸。
早在進城之初,他便已密令精兵將趙範府邸團團圍住,如鐵桶一般,隻進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