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笑道:“龐統此去,必然先對政事不屑一顧,而後待時機成熟時,他再迅速決斷所有政事,以此達到展現自我、震驚劉備的目的。對此,可令賈詡安排些疑難雜症,叫他無法迅速決斷。”
楊冬兒眉頭微皺,疑惑道:“可如此一來,豈不是惡了龐統?”
劉禪淡淡地說道:“我這可不是坑他,我這是在救他性命。”
楊冬兒一愣,“主人,你把我說糊塗了。”
劉禪高深莫測的笑笑,並不解釋。
三個月匆匆而過,龐統果然如劉禪所言,在這段時間裡,不理政事,每日隻是飲酒,從早到晚醉得一塌糊塗。
此事終於激起了劉備的怒火,他下令張飛與孫乾前往問責。
龐統的盤算很簡單,他計劃先以荒廢政事來引發不滿,然後再展現自身的才學與智慧,迅速決斷積壓如山的政事,以此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
龐統的想法是好的,若無人阻撓,他真的會震驚張飛和孫乾,並贏得劉備的讚賞與尊重。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未如龐統所願。
劉禪橫插了一腳,讓賈詡故意安排了許多棘手的政事難題。
賈詡的智謀與心機,不在龐統之下,能被他認定為棘手的政事,絕非能夠輕易解決的。
於是,龐統徹底翻車了,他在張飛和孫乾麵前連續奮戰三日,卻依然無法掃清積壓如山的政事。
三日來,張飛早已等得不耐煩,若不是孫乾在旁邊苦勸,他早就把龐統拿下了。
其實按照兩人的想法,如果龐統能稍微放下一些傲慢,低頭認錯,那麼憑借著他鳳雛的名聲,他們也不會對龐統有太多的責難。
然而,現實卻是,儘管龐統並未能成功解決所有的政事,但他的傲氣卻依然如故。
這引得張飛大怒,認為龐統徒有虛名,怒吼著要拿下龐統。
相反,孫乾作為經常處理政事的人,卻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非是龐統才學不夠,而是在積壓的政事中,竟隱藏著十幾件棘手至極的事務。
這叫龐統如何迅速決斷?
於是,孫乾果斷攔住了張飛。
張飛不滿地瞪大了眼睛,質問道:“這樣的沽名釣譽之輩,為何不能立即拿下?”
孫乾解釋道:“我適才觀察,絕大多數政事,士元都能做到手批口授,耳聽心判,竟無半分毫差錯,這絕非尋常之才所能及。”
張飛撇撇嘴,不以為然:“能力是有,但不多,連政事難易都不清楚,就敢如此兒戲?”
龐統滿臉通紅,心中雖有千言萬語,但麵對張飛的指責,卻無言以對。
因為他確實疏忽了。
三人各懷心事,氣氛一時有些尷尬。
就在這時,劉禪帶著楊冬兒走了進來,打破了這緊張的氣氛。
張飛臉上頓時露出了燦爛的笑容,他大步上前,朗聲笑道:“小主公,你怎麼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