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劉備的改變(1 / 2)

劉備哭累了,就靠在馬騰的棺木上休息一會兒,然後接著再哭。

諸葛亮等人目睹此景,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們理解劉備的悲痛,卻無法分擔他的痛苦,隻能默默地陪伴在他身邊。

劉備如此反複幾次之後,才在諸葛亮等人的勸慰下,勉強止住了淚水。

劉備想要將馬騰的棺木送給馬超,以表達他的哀悼之情。

然而,路途遙遠,馬騰的遺體難以保存,一旦在路途中腐爛,反而不美。

在這個時候,劉禪提出了一個建議:在荊州就地厚葬馬騰。

劉備聽後,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采納了劉禪的建議,下令厚葬馬騰。

此時,東吳的信使呈上了魯肅的親筆求援信。

劉備看過信件,點頭示意信使先去休息,隨後轉向身邊的將領們征求意見。

趙雲在許昌城下未曾儘興,此刻拱手請戰:“主公,末將願領兵出征,與曹操一決高下。”

關羽、張飛、黃忠三位將領信心滿滿,齊聲請纓:“末將等願隨軍出征,定斬曹操麾下將領,以保江南無虞。”

劉備目光轉向一旁的劉禪,罕見地將求援信遞給他查看。

劉禪雖然心中疑惑,但見父親如此,也隻得恭敬地接過求援信,細細閱讀起來。

不看不知道,劉禪突然驚覺,魯肅寫的信,字跡工整有力,猶如刀刻般清晰,與自己的塗鴉之作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劉備見劉禪看完了信,眉頭微皺,問道:“公嗣,你有何高見?”

劉禪一愣,有些措手不及。

【有點奇怪,大耳朵父親素來把我當成小孩子,何以這次首先詢問我?】

【過往每每有大事,不都是先征求阿亮的意見嗎?】

諸葛亮倒是知道此中緣由。

劉禪這次成功指揮關羽等四將深入許昌,成功奪回了馬騰的遺體,這一壯舉讓劉備刮目相看,再也不敢將他視為稚嫩的孩童。

相反,劉備開始將劉禪視作一個能夠運籌帷幄、出謀劃策的成年人。

正因如此,劉備才會很正式地詢問劉禪的意見。

劉禪對此一無所知,但他懶散慣了,對於成為謀士毫無興趣。

【有沒有搞錯?我是蜀漢小主公噯~可不是你的專屬謀士,事事都要我操心,那我豈不是要累死了?我可不想養成你凡事都問我的習慣。】

【將來,我可是要坐上蜀漢皇帝寶座的人,要是現在就開始事事親力親為,那以後還怎麼得了?豈不是要把我累垮了?】

【再說了,我們養那麼多謀士,不就是為了讓他們出謀劃策嗎?總不能讓他們都閒著,吃乾飯吧?要是養成了這種習慣,以後想改就難了。】

劉禪想到這裡,趕緊拱手施禮,恭敬地說道:“父親,孩兒愚鈍,並無計策可獻。”

諸葛亮聽聞心聲後,立即向劉備獻策道:“主公,亮有一計,無需動用江東與荊州的兵馬,便可讓曹操對江南望而卻步。”

劉備無條件信任諸葛亮,於是催促他立即起草回信,並派遣信使火速送往東吳,交給魯肅。

同時讓信使帶話給魯肅:“軍師有言,‘東吳可以高枕無憂了,若曹操真敢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