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張鬆剛出館驛不久,竟迎麵碰到了劉備。
劉備,身邊伴著諸葛亮,身後簇擁著張飛、陳到、簡雍、孫乾、伊籍、馬良等一班智勇雙全的文武大臣,浩浩蕩蕩地親自前來迎接。
而更讓張鬆心中湧起一股暖流的是,劉備在見到他的那一刹那,竟毫不猶豫地翻身下馬,靜靜地等候在一旁。
張鬆見狀,眼眶不禁微微濕潤。
他在心中默默地將劉備與曹操進行了一番比較,感歎劉備在人品道德方麵完勝曹操。
這個念頭在他腦海中回蕩,使得他心中的天平開始悄然傾斜更加傾斜。
於是,張鬆匆忙地從馬背上躍下,畢恭畢敬地向劉備施禮。
劉備溫和地將他扶起,兩人並轡而行,一同向城中走去。
(轡:駕馭牲口的韁繩)
張鬆在蜀漢盤桓了三日,臨彆之際,他試探性地開口:“皇叔身為漢室宗親,仁義之名遠播天下,即便是將來承襲天子之位,在下也不覺意外。”
劉備聞言,急忙擺手,謙遜地道:“永年兄過譽了,備何德何能,怎敢當此大任。”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這幾天在蜀漢的所見所聞,讓張鬆深切體會到了這裡與曹魏的天壤之彆。
他心中的天平,變得更加傾斜。
為何不能占據益州,成就一番霸業呢?
隻要有他張鬆作為內應,何愁大事不成!
於是,張鬆直言不諱地道:“益州地勢險峻,土地肥沃,百姓眾多,民殷國富;此地的智勇之士,長久以來都敬仰皇叔的仁德。倘若皇叔能調動荊襄的兵力,一路向西挺進,成就霸業並非難事,複興漢室也大有可能。”
劉備急忙擺手,表示推辭。然而,張鬆堅持己見,再三勸說。
劉備這才轉變態度,試探地問:“蜀地道路崎嶇,山川重重,推車難以並行,馬匹難以並駕;我即便有意取川,又該如何策劃呢?”
張鬆毫不猶豫地獻上西川地理圖本。
圖本上詳細地描繪了地理走向、山川險阻以及府庫儲備,一切儘在其中。
張鬆誠懇地獻策道:“皇叔,時不我待,宜速作打算。我有兩位至交好友,法正、孟達,皆為智勇之士。若這兩人來見皇叔,可說心腹之事。”
劉備聞言,拱手致謝,滿臉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臨彆之際,張鬆向劉備提及:“皇叔,我也曾聽聞令郎的名聲,隻是無緣得見,實感遺憾。”
劉備心中暗自欣喜,任誰都喜歡聽彆人誇讚自己的兒子。
他滿麵春風地回應道:“犬子此刻正忙於一些緊急事務,難以脫身。待到有朝一日與永年再會,我定讓犬子親自前來拜見。”
張鬆微微點頭,內心猶豫片刻,終於還是忍不住問出了那個困擾他已久的問題:“蜀中傳言紛紛,說令郎因在長阪坡一役中摔傷了頭部,導致性情大變,愚鈍無知。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劉備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他深吸了一口氣,麵容僵硬的說道:“永年,你......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