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了向茉的短道隊,生活質量走上了巔峰。
吃香的喝辣的都不算事兒,也就是向茉入隊的第二周,向總安排的大批物資就陸續的送到了隊裡。
訓練服,比賽服,領獎服,冰鞋,冰刀冰架,護具,一應俱全,每人兩套。還有日常每人每季兩套的運動服,兩雙運動鞋。都是按個人的號碼發放的。
是自家的品牌可往牌。這聽著有點兒二的品牌名字,是當年向總第一次跟外國人打架的時候,成立的運動品牌,當時他看一部電視劇《漢武帝》上頭了,裡麵漢武帝跟匈奴打架,有那麼句台詞,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寇可往,我亦可往。他就覺得既然成立這品牌是為了跟外國人打架的,就叫可往挺好。沒啥文化的人,想名字也是很接地氣。還□□,公司那麼些高學曆的管理層,苦頭婆心旁敲側擊的勸他說這名字一聽就不像名牌,還不聽勸,非得這麼叫。
管理層們沒法子,抗不過他,就定了這麼個接地氣的名字。但人才就是人才,牌子不好拯救了,人家就在標誌上下功夫。可往,KW,W變體成倒放的心,上麵側開口,K變體成蝴蝶形狀,落在倒心的開口上。簡單漂亮,也算是拯救了品牌形象。
可往專做國際市場,出口轉內銷,向總可能真是氣運之子,硬是讓他把牌子做起來了。當然,主要也是蹭了收購的那個老牌子的熱度。愛麗絲就是可往的高端專業運動服裝支線,品牌標誌也是線條組成,不過是愛麗絲女士本人拿冠軍時的比賽剪影。
讚助的肯定不是高端線,就是可往的普通運動線。那也足夠短道隊的隊員們開心的。兩套下來好幾千塊呢!
得了好處,向茉再有點兒特殊待遇,大家就不好意思有意見了。
其實也不算多特權,就是之前的女隊員不是都住在大宿舍嘛,一個八十幾平的教室改的大宿舍,上下鋪,八張床,住了十五個人。主力隊員,像是鄧霞和國家隊的趙小洋,有雙人宿舍。趙小洋平常都是在國家隊比賽訓練,很少回來,鄧霞差不多就是自己住。
向茉與蒙奇奇一來,大宿舍就隻有一張空床,給了蒙奇奇,又給趙小洋調了個單間,讓向茉跟鄧霞一間了。
就這麼點兒特殊待遇。
要是沒有向總的那麼些讚助,也不會消消停停的沒人說沒人鬨。
短道這邊兒美了,花滑隊吃了檸檬。
以前向茉追著夏期跑,可不敢光明正大的跟家裡說。花錢也不能像在現在這樣大手大腳。好東西都給了夏期用,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花滑隊能跟著蹭到的福利就是冰場,還有節假日在冰場訓練時候,會管中午和晚上兩餐。就這,那也是大改善。
結果向茉一走,立馬回到解放前。冰場回到小冰場了也還好。向茉花錢給重新澆了冰,條件也行。就是沒了加餐,孩子們再訓練的時候,吃飯就挺難,訓練場在體校院內,隻能吃食堂。體校又不是啥有錢的單位,學生又少,食堂外包不了,就是單位大食堂。那飯的味道,嗯……日常一飯一葷一素兩菜一湯。飯不是白米飯就是饅頭,吃個麵條就是改善生活。葷菜就是沾個葷腥就算葷。湯,不是菠菜湯就是紫菜蛋花湯,要麼就是隻看到湯,看不到菜的不知道什麼湯。
都是身強力壯的年輕人,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年紀,運動量又大,乾吃不飽的。老這麼吃,能不報怨嘛!
最氣人的是,省隊宿舍都在一個樓裡。
四五樓中間樓道封死,東麵住女生,西麵住男生。
住一起,這差距就很明顯。短道隊一人一個大整理箱的新裝備往宿舍抱,一日三餐吃小灶。彆人就那麼看著,能不眼氣。
“茉茉,快走。打起來了。”向茉一心的訓練,根本沒關心過隊員的私人生活,被鄧霞拉著走的時候,人還懵的。
怎麼還打起來了呢?
到了四樓兩個大宿舍,才知道,是短道隊跟花滑隊打起來了。小姑娘們火氣還挺大,直接都動了手,蒙奇奇一馬當先。她那個體格,花滑隊細胳膊細腿的美少女們哪是個兒呀。彆的隊員身體也不差,至少比花滑的要強壯得多,打架就有優勢。
為啥打的呢?
“一個個的,臭不臉。端著碗吃飯,放下碗罵娘……呸,慣的她們臭毛病。”蒙奇奇一臉的不屑。
原來,是花滑的幾個小姑娘,背後講究向茉,叫她大傻子,說她忙活三年,搭上無數錢財,最後竹藍打水一場空,啥也沒得到。讓短道隊的聽到了,運動員的團魂那真是杠杠的。還吃著人家用著人家的,這事兒不能忍,回去就在宿舍裡說了。蒙奇奇那個氣場,那是走到哪裡都是頭子的人物,當時就帶著人到隔壁大宿舍說理去了。
就是小姑娘的嫉妒心,哪有什麼道理可說,三嗆嗆兩嗆嗆的,都沒壓著脾氣,就動了手。
“停停停,你們是不是都不想在隊裡待了?”鄧霞上去勸架。
向茉很無語,這種情況,她能怎麼辦?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事兒。想讓她們不嫉妒,大家一樣兒待遇就好了。但是憑什麼呢?憑什麼她也要給花滑讚助呢?
這不是笑話嘛。
或者,憑什麼為了待遇一致,就不能讚助短道隊呢?
“你們誰對我有想法,直接找我。背後講究人,算什麼本事?好歹也是省隊的一線隊員,少乾點兒長舌婦的事兒,丟人。”
花滑隊個子最高的姑娘就站出來,“你說誰呢?有錢了不起啊?”
嘿,還會甩鍋呢。
“誰長舌婦就說誰唄。你沒吃過我家的飯?有那羨慕彆人的功夫,自己就不能努點力?你們要都有秦若涵的本事,也能出國培訓去。我又不欠你們的,想不勞而獲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