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指尖精靈16(1 / 2)

項默又在靈蠶洞村待了三年。一直到她二十五歲那一年,才離開靈山縣。

三年之間,楓城到靈山縣的高速公路開通了,從縣城到鎮上的三級公路以及到村裡的四級公路全部都已投入使用。

靈蠶洞村早已不是當年項默第一次來時那樣全村都是土坯房的樣子,四十幾戶的小山村如今家家戶戶都是至少兩層的樓房,也沒有人再去外麵打工,家裡的孩子也沒有輟學的,相反,村裡建了小學和初中,孩子們教育抓得最緊。請的都是師範大學的大學生來做老師,工資比村長都高。

兩個廠子每年都擴建,但是本村的村民除了管理崗上的,已經沒人在廠裡乾活兒了,都是外麵來打工的打工人。村裡每年分下來的收益每家至少都有幾十萬,隨著靈蠶絲蜚聲國際以及靈蠶洞的旅遊開發,現在村民們大部分都是把自家改成民宿,做一點遊客的生意,輕鬆又不累,賺多賺少的,反倒不是那麼重要了。腦子靈活的年輕人,還有買上一輛小巴車,小貨車啥的,跑運輸的,有客人的時候就接送客人,沒遊客的時候就送貨,賺得正經不少。

像是二柱子那樣之前窮得娶不到媳婦的,現在也都是搶手的女婿人選。二柱子追到了鎮上的一枝花,那姑娘到絲廠打工,跟他看對了眼,如今孩子都滿周歲了。

還有王小山,學廚回來之後,最開始是包下了項默在鎮上建的那個小賓館的食堂,一年前,家裡出錢建了一個三層的酒樓。如今也是小老板一枚。這小夥不錯,本分。被半個鎮的未婚姑娘盯著,也沒有動過心。一心一意的等著馮嬌,當然了,那半個鎮的姑娘也沒有一個比馮嬌更優秀的也是事實。哈哈。馮嬌如今已是絲廠的廠長,十九歲的小廠長,厲害著呢。王家心心念念的等著她到婚齡就辦婚禮,小山的媽做一口好吃的都得給準兒媳婦送,小山趕跟馮嬌說話大聲兒點都得挨頓親媽的揍。馮叔馮嬸肯定是舍不得閨女早嫁,但是也沒辦法,倆孩子處得好,自己願意,當爹媽的也不好生擋著。這都開始準備嫁妝了。現在家裡不差錢了,可著好的準備著呢。

招娣回來在廠裡待了不久,就又出去學習了。沒回學校,先是去了朱大師的刺繡工作室做學徒,請了老師在家學文化課,一年前考上了國外的一所藝術學校,出國讀書去了。出要是為了見見世麵,多看看更多的藝術作品,提升一下自己的藝術品味,再結合在國內學到的知識,慢慢的找自己的風格。與馮嬌更專注於織布的手藝不一樣,她在設計方麵表現得更突出。又學了最傳統最精湛的刺繡工藝,還時常借著靈蠶絲客戶們的人脈到一些設計大師身邊跟著學習。年輕嘛,不怕學得多,技多不壓身。

村裡的變化翻天覆地,整個靈山縣也是一樣。

三年時間,隨著山貨貿易的發展,縣裡在之前老百姓自發形成的菜市場基礎上建了一座大型的交易市場。沒有靈蠶洞這種資源的其它百姓一樣靠山吃山,夏天賣山野菜,冬天賣豎果,木耳蘑菇是最火的品類。還有很多村民在家裡搞養殖,種蘑菇木耳。有了收獲就送到市場,隨時都有客商收購。一年的收入也不少。

項默在這幾年時間,幫著穀總賺到了一百個建廠的錢。一切都走上正規了,積分從前兩年的井噴式增加到這半年勻速增長,她能做的工作已經不多了。

也該到了離開的時候。

當然,不是離開這個世界。

是要換一個地方,再努力了。

在下一個地方沒定下來之前,當是休假,回京城陪陪家長們,也恢複恢複鋼琴水平。這幾年疏於練習,水平都下降了,那麼演出商舉著支票請她開獨奏會,一場都沒敢接。每年就做幾場不得不參加的表演算是交差。

再不回去好好練琴,項爸要急眼了。

這個事兒,還真不能怪項爸。他也不是不支持項默扶貧。畢竟是做好事呢,為國為民的,他本來也不是會強迫女兒非得做什麼的人。

主要吧,還是丁聆。那姑娘也不知道是哪個根筋出了問題,項默都已經是事實上退出職業圈子了,還非得跟她比個高下。之前采訪內涵她害她被黑的事情,看在丁教授和師母份上,都已經無視她了。偏她自己搞茶藝上癮了,但凡得了什麼獎或是有了一點新成就,就得到項家來,明著是給項爸報喜,項爸也算她半個師父嘛。實際就是各種顯擺,還每次都要可惜一下,她默姐還彈琴的話,哪裡輪得到她。

這一來二去的,項父聽這個放聽多了,心裡可不是要不得勁嘛。

最氣人的丁聆還乾了什麼事呢?她跑去撩時嶼!把原本該項默這個女配乾的事兒她全乾了。還跟她某一個閨蜜透露,之所以去撩時嶼,也是要把項默比下去,讓大家都看到,項默追不到的男人,她卻可以輕鬆拿下!她那閨蜜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項默難得回一次京城,就出去吃個飯,也能遇到她,都打個招呼,就把那意思透給項默了。

這都叫什麼事兒啊?

腦子有什麼大腦吧?

項默沒覺得生氣,就是挺為丁教授和丁師母悲哀的,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兒了。

再有就是覺得言寄歡也是夠倒黴的,好容易躲過了項默這個原文女配,本以為能順順利利的跟時嶼修成正果大團圓結局呢。又出來個加戲咖,鬨心不鬨心吧!

大家都不在一個頻道了,項默原本是不會把這些事情放心上的。這點子心胸她還有,而且說實在的,跟報效國家比起來,什麼情情愛愛的都low到家了好嘛!

但是項父在意了,那她當人家閨女的,怎麼著也得讓老爹把這口鬱氣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