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山村一枝花10(2 / 2)

有錢,到十裡鋪黑市上什麼買不到?主要還能找到肯收禮,也能辦事兒的人。厲害。

“你要是看著煩,就讓他們離得遠點唄。”方逐溪知道向末隻想簡單的做任務,不樂意參與這些亂七八槽的事情。

“你有辦法?”

“那還不簡單?你上班的時候,把我正在研究雞飼料的消息透出去,讓那倆當中的一個人聽到就行。你猜他倆會怎麼做?”

那帶用說嘛,肯定回去玩命兒研究,趕在前麵把雞飼料做出來啊。豬飼料都有了,都是飼料,就成份的問題,能有多難的?王采薇就在養豬場上班,豬飼料的配比對她就不是秘密。隻要把雞飼料研究出來了,就可以建養雞場,雞飼料場,他們又能更進一步了。

對自己來說,他們這一進步,也就離開自己眼前了。

“但是你並沒有研究難飼料啊……”

方逐溪無奈的點各末的鼻子,“我可以裝作在研究啊。”

做做樣子,誰知道他是不是真的在研究呢!

哦。

好吧,我又單純了。

之後向末老老實實的按照方逐溪給出的主意辦。開化之前,她得忙著把擴建的圖紙做出來,帶著人在兩個場周圍轉,找地方。在養豬場轉的時候,剛好快到下班的點兒了,她就催了兩句,陳紅軍問她是不是有事,有事先走一會兒唄。她就說急著回家給孩子做飯,陳紅軍就說方所長不是在家嘛。她就回說方逐溪做雞飼料的實驗呢,一鑽進去就忘記時間,啥都不顧了。

這就算是把消息透出去了。之後果然就見何朗然開始書不離手,走到哪手裡都帶著書或者筆記本,寫寫畫畫的,還看見他們兩口子往家裡搬豆餅。忙忙叨叨的,工作都沒有以前積極了。

忙去吧,忙點好。

出了正月,學校就開學了。二嫂得去上班,郭家嫂子把向藍接回家哄著去了,家裡的兒媳婦也生了孩子,也要她看著呢!

向老娘也把鬨鬨接回家了。之前探親那半個月,小可憐就被迫戒了奶,改喝奶粉了。如今八個多月,可以吃飯,用不著向末這個奶媽了,就把孩子抱回去哄了。

兩口子舍不得,可又沒辦法,上班沒時間看呀。就每天往家裡跑一趟,看孩子。彆讓孩子覺得爸媽不要他了。

瞿麥也上學去了。直接上的三年級,他一直跟著龍師父學醫,字都認識的。學校又不怎麼教課,也沒學啥東西,都是語錄語錄的,他都認得,根本不用學。就是數學,二嫂單獨給他補一補,很快就能趕上進步。他在學校,也是看醫書的時候多,有不懂的,晚上回來方逐溪給他答疑。

方逐溪時不時的就跟著場長出差,忙活了一個多月,算是把拖拉機的事情給辦成了。農墾那邊兒聽說能搞到拖拉機,比李場長還著急呢。都沒讓農場出糧食,人家全給包了。發了整整兩趟車的糧食,直接運到機械廠的倉庫裡的。去的時候裝著糧食,出來的時候就裝得拖拉機。彆人也不知道那車是空的還是滿的呀。就是拉著拖拉機,說是農場買的,也很合情合理。隻不過是申請到的配額是二十輛,出廠的有三十五輛而已。之前做的兩輛貨車也超額多給了一輛。零件足足裝了兩個車廂。回來之後方逐溪跟農墾的技術員一起忙了半個月,拆了幾輛農墾的報廢車,又給組了兩輛車出來。

紅星農場得了五輛拖拉機,一輛貨車。剩下的都給農墾了。貨車滿車帶回來半車的豆油半車的雜糧種子還有甜菜種子。

方逐溪分了五十斤豆油,各式的種子他都要了點,打算在自家的地裡都種上。

給家裡送回去二十斤豆油和一點甜菜籽,還有一些土豆種子。土豆這東西,繁殖的代數越多,產量就越低,換一換種子,能提高產量。

開化之前,省裡又組織了好多個學習班動員生產大會啥的,哪個部門的都有。向末和方逐溪都去省裡學習了半個月。把瞿麥自己扔家裡,孩得一半得自己做飯,一半時間不是在二哥家蹭飯就是在三哥家蹭飯。說是要好好照顧孩子,這都照顧得是啥呀!

瞿麥自己倒是很高興,覺得他自己是大人了,能看家了,把家裡收拾得立立整整,乾乾淨淨的。還不忘了,隔上幾天就到村裡去看看他小侄子,把他自己的零花錢,都換成糖塊和冰糖啥的,給他侄子買零嘴了。孩子能不能吃他也不懂,就是覺得他自己最愛吃的,要給小侄子買。

等這引起事情都忙活完,地就開化了。

那就開始要忙起來了。

養豬廠和飼料場的新廠房都開始擴建,新廠房還都做了水泥地麵。這人還沒住上水泥地麵呢,豬倒是先住上了。又打了壓力井,還安了水泵,能直接衝刷地麵,更衛生,也更規範了。

屠宰場也建起來了,又招了一批工人,特彆是招了十個殺豬的,向大姨家的大姐夫劉雙喜會殺豬,這次就給招進來了。英子姐也招進了工人崗。新招了兩百的工人,都是種地的普通崗,這個向末也沒打招呼,負責招人的也是本地人,還是向大哥的發小兒,好得能穿一條褲子,條件合格的,都給招進來了,根本用不著特意交代。

兩口子成了雙職工,沒幾天就招呼著村裡人幫忙,把前磚後土的房子建起來了,開工之前,就搬家了。老爺子年前就沒了。兩口子說帶著老太太一起搬,老太太不乾,守著家裡的自留地和房子呢。就在家帶孩子。老太太乾活磨磨嘰嘰的不利落,心裡到是挺明白的,知道她要是跟大兒子走了,那房子和自留地,剩下幾個兒子能搶得打起來。還不如她在家裡,讓幾個兒子幫著種了,大兒子家的口糧就夠了,兩口子的工資就都能攢下,大兒子養他們老兩口的老,她就得偏著大兒子兩口子。

向末家的房子,也讓大家幫忙,在西側又接了一間,後麵也按照方逐溪的設計,加一半間房那麼寬,比正房稍矮一點的一趟單層牆的三個半間的廈房,北牆上開著玻璃窗。把廚房挪到廈房的東間,把正房東間的炕也改到北炕連上灶。廈房中間用他自己做的櫃子隔開,當置物架子。西邊一半都做倉房。這樣的廈房牆薄,冬天冷,夏天熱,但是不住人,並不影響什麼。

這樣,正房的中間一整間就做了客廳和餐廳。東間之前的小半間改成書房,寫字台衣櫃都換到了陽麵兒,陽光更好了。

加蓋的西間靠著西牆搭的炕,灶堂開要牆外,這樣直接在西牆外就能燒炕,不用抱柴禾進屋,不臟屋子。西間單給矍麥住。一整鋪的大炕,來客人的話,也能住。還給他做了書桌,書架。瞿麥自己也喜歡跟著搗鼓木工活兒,向軍就幫著他,當練手給他那屋裡添東西,想做什麼就做唄,向末跟方逐溪兩口子也不管,由著他們折騰去。

向大哥一冬天都沒閒著,帶著人刨糞撿糞,開化了又拖老戰友,找關係,買了水泥回來,那糞肥池子。爭取種子下地,就能用上肥。

趙國慶還不算笨,跟著司機班的混了一個月,學會開車了。新拖拉機一進場,他這熟練工就直接上崗調到了司機班,總算是不用天天修理地球,能乾上技術工種了,工資也提也一級。但是他還是老覺得之前的努力被何朗然和王采薇給廢掉了,過不去這個坎,老是跟那倆不對付,連帶著,跟他關係好的,都更加不搭理那倆了。那兩人也越發的被孤立,不過他們應該也習慣了。

開始耗進之前,農場又分來六十個知青。知青每年都有,農場已經兩年沒分下來人了。前麵兩批都是京津地區來的,這一批都是上海的。王家園子村裡也頭一次分知青了,分了八個。向大哥又帶著人給他們建了一個新了知青院,來就來了,來了就乾活唄。林場也分了三十六個,其中就有方雲期。

這運作的效率是夠高的。才兩個月時間,方媽還真就把方雲期給安排到東北來了。可能是考慮到影響,沒給分到農場來,分到介紹信上看不出有什和關係的林場。就離著三十裡路,近得很。

方逐溪和向末特意過去一趟,給準備了被褥送過去,又給帶了兩袋子糧食,放在三嫂的娘家了。回家之後沒幾天,向老爹就帶回了消息,說是老夏幫著想了辦法,讓方雲期跟著他做向導,搬到家裡跟他一起住了。

這可是太好了,不用跟著吃大鍋飯,還不用乾重活,就天天在林子裡溜達就成,要是再能跟著老夏學上個一招半式的,就再好沒有的。

農場這邊,李場長接了個農墾的電話,帶著貨車,拉上兩頭豬就出門了。回來後沒幾天,農墾就支援了十車化肥。

這就要開始忙起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在2021-07-0717:45:01~2021-07-0723:45:5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瑤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